【申論範文】加強生態文明,實現民族永續發展!

2021-02-15 安徽考試資訊網

加強生態文明實現民族永續發展

                                  作者:大登科公考章強老師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大自然。習主席諄諄教誨,讓我們明白生態保護重於泰山。古往今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久彌新經久不衰。打開文明密碼,其中一個關鍵鑰匙在於,中華民族發源於生態良好的地區。從中我們不難處,生態之於文明重要性可見一斑。

鳥語花香,山清水秀,月照大江,清流石板,這是民之所望,民之所想。當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希望人民安居、樂業、增收。正所謂,既生繁花,亦生野稗,無論是難以恢復的土壤汙染,還是每況愈下水質環境,或者是甚囂塵上的霧霾天氣……這折射出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漫漫兮,需要我們上下而求索。有鑑於此,在美麗中國的徵途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顯得尤為迫切。

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環境就是民生,生態攸關民意。當下,令人痛心的是,曾經風景旖旎的農村,現在卻滿目瘡痍,村民為了逐利辦豬場使得臭氣燻天,民眾為了省事焚燒垃圾使得天空灰暗,群眾觀念缺乏隨手扔垃圾使得村貌受損……這只是生態不文明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它直接影響了民眾的生活質量,導致民怨四起。相反的是,浙江提出兩富兩美的口號,採取河長制等有力措施,極大促進了浙江生態文明水平,讓民眾生活在藍天碧水,空氣清新的環境中,實乃利民之舉,贏得了民心所向。兩相對比之下,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

生態文明,關係社會和諧。社會平穩運行,離不開生態環境的助力,離不開文明水平提升。只有人們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夠積極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主人翁的意識去建設自己的家園,不會亂扔垃圾,不會亂踐踏草坪,不會汙染河流,更會積極主動提醒他人講文明,樹新風,護生態。我們的企業,也會積極主動轉型升級,不偷排,不認排,不超排,那長此以往,就不會引發與民眾的矛盾,從而實現和諧相處。反之,忽視生態建設,不講文明,人與人之間出現矛盾,出現衝突,社會不穩定因素、不和諧因素將會滋生。總之,生態環境保護,必經帶來社會文明新居民,促進社會更穩定發展。

生態文明,關係民族未來。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嚴峻,湖泊面積縮小,土地荒漠化增加,森林覆蓋率下降,老祖宗遺留下的財富,被我們當下人無情地破壞了,為了發展經濟,我們削了山坡,毀了苗木,壞了花草……種種行為,無疑是對大自然的不尊重和模式,這種短視的發展目光,將會使得民族的發展涸澤而漁。有鑑於此,在實現中國夢的途中,在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要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制定嚴格的保護制度,才能為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一點空間,為民族發展留下無限的未來。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這句話質樸的話充滿了睿智,告訴我們唯有堅持走生態文明,才是一條康長大道。我們要做到政府、企業、個人戮力同心,凝聚共識,才能夠聽得見稻花香裡的蛙聲,才能看得見山色裡的空濛。

更多申論原創範文,熱點預測請關注大登科官方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2017年公考申論範文:萬眾創新之花須政策環境呵護(8)
    (學習知識,備考申論,每日更新範文,點擊關注閱讀申論範文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
  • 【開啟新徵程 奮鬥新時代】聚力實施「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發展安全」三大戰略
    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下一步,我們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按照保護優先、發展優化、治汙有效的要求,為鞏固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作出石屏貢獻。
  • 【申論範文】解決海洋問題應重視民間的力量
    1申論範文
  • 全國人大代表潘麗梅:發展壯大環保產業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作為一名從事環境汙染治理工作13年的基層代表,潘麗梅十分關注汙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潘麗梅。「我來自韶關市雅魯環保實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民營環保企業,主要從事礦山、鋼鐵、火電、化工等行業的工業廢水和市政汙水處理業務,我負責的是水汙染處理工藝技術研究開發。」
  • 觀點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生態環境民生福祉是在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質量同步改善中實現的,是環境優美與經濟富強的辯證統一。其主要路徑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促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為此,必須推動環境技術不斷進步、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資源效率與環境效率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實現綠色轉型和綠色發展,使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映成輝。以美而文的美麗文化造福於民。生態文明在根本上源自於人類文明。
  • 申論範文:民為邦本 本固邦寧
    民為邦本 本固邦寧——城鎮化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城鎮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標誌,代表著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 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十四五」主要任務
    2月上旬,《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正式印發。《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8個標誌性戰役」將繼續打響,築牢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
  • 【生態環保】沙包堡辦事處生態環保工作再部署!全力擦亮轄區生態文明新「底色」
    為強化轄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梳理病因短板,全力落實生態環保督查整改工作,2020年5月7日下午,沙包堡辦事處組織召開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暨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專題會。會議由我辦分管領導劉智剛主持,各部門(站所)負責人、各村(社區)支書主任等60餘人參與會議。
  • 東興市榮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 !為防城港首個獲此殊榮的區縣(市)
    10月9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廣西有3個縣(市、區)上榜,東興市名列其中。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東興市是防城港市首個獲此殊榮的縣(市、區)。 紅樹林。韋勇 攝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是國家生態縣、市的「升級版」,創建指標涉及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等領域,是反映一個區域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的「金字招牌」。
  • 【雄安資訊】探索綠色城市發展標杆典範2020中國雄安生態文明論壇將舉辦
    「2020中國雄安生態文明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8日-29日在雄安新區舉行。
  • 用好「林長制」實現「林長治」
    這是扛牢扛實「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政治責任堅定決心和具體行動。武威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生態地位極其重要,基本市情特徵決定了武威生態保護建設任重道遠。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強化生態環保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用好「林長制」實現「林長治」,以擔當之責,久久為功,方能打好全域生態文明建設主動仗。
  • 【生態評論】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力量
    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以下稱「促進會」)以「傳播生態文化,推動生態創建,促進綠色發展」為宗旨,圍繞我省生態文明建設中心工作,集聚各界力量,服務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努力為促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 趙學忠在肅南縣督查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時強調 加強常態監管 鞏固治理成果 全面提升全域生態文明水平
    12月11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學忠帶領市委政法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局負責人,深入肅南縣皇城鎮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情況進行督查
  • 健全綠色發展經濟體系需政策全面支持
    近年來,民眾的幸福感與生態環境的關聯度越來越高。十九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升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最近更是強調要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要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構建綠色產業鏈,在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方面提供支持。
  • 張安平的永續思維
    在活動現場,張安平興奮地表示:「臺泥集團一直認為永續地球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也是人文價值最重要的體現。保護環境、永續生態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循環再生』。當一些垃圾無法循環再生時,把水泥窯轉化為『廢棄物終結者』或『城市淨化器』,正是目前最具可行性的方案。
  • 「十四五」生態文明怎麼建?
    內蒙古生態建設結果具有顯著的外部性,自治區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祖國北疆構築起萬裡綠色長城,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立足「十四五」,我們將構建全域生態安全格局。
  • 英語作文範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主題:環保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有人認為經濟發展先於環境保護
  • 申論範文: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讓農村生長夢想 收穫幸福
    生態宜居助力鄉村振興,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是白居易描述江南的美麗風光,美麗舒適的環境是令人懷念的,就像農村以往貧困落後的景象是停留在始終停留在陳飛的心中,但是後來隨著鄉村振興計劃的提出,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利用了農村的發展優勢,改變了以往的貧困落後農資環境越來越美,農民越來越富,幸福感越來越強。
  • 綠色中國夢 生態白皮書
    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表明,改革開放30多年的今天,神州大地已然開啟了「生態模式」,中華民族進入全民齊唱「生態國歌」時代。   綠色,是中國夢的保護色、主題色!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綠色夢。綠色中國夢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