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夕陽餘暉,美麗的蜀山古南街之上,上演了一場 「三十而已」 主題茶服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中國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之美稱,《左傳·定公十年》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故稱「華夏」,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族服飾已具基本形式。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這是漢樂府《陌上桑》中對佳人羅敷的一段描寫,而羅敷所處的時代正是茗飲始興的漢朝。從這時茶文化漸漸開始衍生,後人對茶服的研究也就此有了依據。
茶服,以含而不露的矜持,以如水的溫柔。穿越了千年歷史。自最初的「齊紈魯縞,蜀錦吳綾」到「不問道俗」。一款優秀的茶服,應古雅時尚、意境深遠,能與茶藝之美渾然一體;讓人在觀賞、品茶同時,達到放鬆和心境空靈,體會到中華服飾文化和茶文化的無窮魅力。
在中華文明復興的今天,人們更追求返璞歸真的社會原理,希望繼承先賢從精神到現實的生活狀態。
現場記錄
由大美丁蜀、壺中天地、喜至共同舉辦,龍運天成·光明府協辦的這一場茶服秀的圓滿成功,要感謝參與其中的26位手藝人,感謝紫砂茶文化傳播大使顧勤老師,感謝所有在場的各位嘉賓,與我們共同度過的這一段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