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
主要的生產過程一是製漿,即將大豆製成豆漿;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 。
廠房,場景令人觸目驚心:十多隻大桶上沾滿了黑豆渣和泥垢;原來白色的紗巾黝黑,溼漉漉地連同框子雜亂地堆放在一起。
豆腐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
可是現在有一些商家,豆腐的加工生產的衛生情況不嚴格把控,衛生環境惡劣,8月15日,馬池口食藥所查抄兩戶無證豆腐黑作坊,第一戶室內環境很凌亂,到處是蜘蛛網與蜘蛛,蒼蠅也到處飛伴有異味。第二戶設施擺放整齊可是也有很多蒼蠅,蟲子,而且十分惡臭,像儲糞池。
黑作坊內擺放生產機器,室內環境還算整潔,但作坊外酸臭的氣味一陣陣飄來,引來了很多蒼蠅。這家黑作坊存在排汙設施不達標、沒有防蠅措施等問題。
現在,食藥局執法人員已經依法取締了這兩家豆腐作坊,對兩家作坊的生產用具進行了查封,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下一步,將對轄區內的進行全面清查,對違法生產者發現一家查處一家,讓「黑豆腐」沒有藏身之地。
昌平食藥局提示:
辨別豆腐好孬可看顏色、聞氣味。市民平時食用的豆腐分為南、北兩種,單純從外觀上看,優質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
劣質豆腐則呈深灰色、深黃色或者紅褐色,顏色過白的豆腐有可能加入了增白劑或是 「吊白塊」,購買時需謹慎。
好的豆腐應該能聞到豆香氣,市民在選購時應注意仔細聞一下,如果有豆腥味、餿味或其他雜味,這樣的豆腐不要買。「黑豆腐」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常添加化學物質,所以在擱置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豆腐發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