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警色||交警萬彧的「戰疫日記」

2021-02-13 鷹潭交警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除夕到,不禁想念家鄉的母親、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今年不能回去了,雖不是什麼豐功偉績,但需要我們的堅守,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交警萬彧的心聲。

1月29日下午15時30分許,接到鷹潭車站求助,有一名體溫異常乘客準備在鷹潭站下車,希望我們交警協助暫時封閉進站通道。接報後,我立即帶領我們黨員先鋒突擊隊迅速按要求封閉進站通道,疏散人群。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該名乘客放下心理負擔,主動配合疾控中心人員上車接受篩查,沉重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2月1日上午8時許,我接到一大貨車駕駛員求助,「車上搭載的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急需送往沃爾瑪超市,可進去的路被小車給擋住了,大貨車進不去,希望我們交警能幫幫忙。」 接到求助後,我立即放下手頭的工作,帶領黨員先鋒突擊隊前往現場。通過警務通查詢小車車主聯繫方式並電話通知他們前來挪車。車主陸續前來挪車,擁堵很快解決,大貨車順利將生活物資送達超市。指揮疏導運送民生物資車輛快速通行,更好的保障百姓的生活物資,加油。

2月4日上午,在火車站執勤巡邏時,遇到一名來自於浙江安吉縣、暫住樂平男子求助。他本準備從鷹潭坐車去義烏,可由於目前疫情嚴重,火車在義烏不停只好在鷹潭下車。哪想到,從鷹潭回樂平的班車也已停用,現在既回不了老家,又回不了樂平,鷹潭的賓館都停業,自己無處可去,在外流浪了三天,逼的沒辦法,向我們警察蜀黍求助。了解情況後,我先查看他的證件,並測量其體溫,他的體溫無異常,目前鷹潭通往外地的長途汽車都已停用,我於是與火車站聯合整治小組溝通後,通過110將他送到救助站暫住。

2月6日上午,通過集成大數據信息查詢系統,搜索發現湖北籍車輛鄂AYXX在轄區內有頻繁活動軌跡(集中在2月2日、5日),通過精確查詢發現該車1月20日從湖北武漢來鷹潭,登記車主吳XX,現住鷹潭市信江新區某村。按照要求,湖北回來人員要自行居家隔離14日,該人員未達14日就外出活動,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後經詢問,吳XX承認是因手部受傷發炎,所以才開車外出買藥。我對吳XX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並將相關信息上報給當地防控疫情指揮部,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一家三口奮戰在「疫」線!貴溪交警有個「最美逆行家庭」

【戰「疫」進行時】全市交警築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不能陪你戰鬥「疫」線,我便為你慷慨捐贈

【戰「疫」進行時】又一熱心市民為一線交警送來抗疫物資!

【重要通知】關於2月3日至9日暫停鷹潭全市交警車管所業務辦事大廳及交通違法處理大廳窗口業務受理,推行「網上辦、掌上辦」的通告

【戰「疫」進行時】讓黨旗飄揚在阻擊疫情第一線

【戰「疫」進行時】防疫前線,我們一直在!

鷹潭交警對疫情防控進行調度部署

關於暫停全市車駕管業務辦理的公告

關於暫停延時服務預約服務的公告

[春節我在崗]當螢光黃遇上白衣天使,這個春節很特別!

來源:直屬大隊

編輯:邱莉紅   審稿:周小波     核發:唐聖春              

相關焦點

  • 輕「妝」上陣、戰疫情書……她把抗疫新聞畫成手繪漫畫
    這次她畫的幾幅抗疫手繪漫畫,跟她之前的風格有些不同,用色柔和溫暖,不是充滿灰色。雖然面對疫情,但描繪人間大愛,仍傳遞暖意與親情,帶來力量。記者看到,其中有在抗「疫」前線的人們英勇請戰,奮不顧身,衝鋒陷陣,堅守著生死防線。比如2月4日,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37名成員,奔赴湖北抗擊疫情。臨行前,為方便工作,隊員們集體理髮,輕「妝」上陣。
  • 致敬最美抗疫戰士,天森人!
    元旦過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石家莊人幸福、安寧的生活,石家莊,按下了暫停鍵,拉開了石家莊戰疫的帷幕……
  • 戰「疫」前線快報:下沉防疫日記(14)——山河雖有恙,未來無限好
    以下是合肥一六八中學黨員李振軍的戰「疫」日記。在這場沒有消煙的舉國戰鬥中,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有責任。有的人衝在一線,不畏生死,可謂大愛;有的人審時度勢,指揮若定,運籌帷幄,可謂大智;有的人身居後方,默默奉獻,服務他人,可謂擔當。
  • 來過,哭過,笑過,戰鬥過……36篇逆行日記留下那些難忘瞬間
    在最艱難的時期,他們日夜奮戰,在戰疫火線上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戰勝病毒貢獻了廣東力量。在支援湖北期間,這些逆行的英雄從前方發回多篇戰疫日記,記錄他們支援湖北的工作和生活。截至今天,深晚九點檔共推出36篇戰疫日記。明天,最後一批深圳援鄂醫療隊隊員即將返深,這意味著支援湖北的戰疫告一段落。讓我們回顧這些日記,重溫戰疫時期的感動與溫暖。
  • 馬鼻抗疫英雄林建,平安凱旋歸來!
    4月18日上午,馬鼻鎮拱頭村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援鄂戰「疫」英雄林建回鄉。馬鼻鎮副鎮長歐翔宇和拱頭村兩委幹部代表鎮、村參加了歡迎儀式。
  • 徵集令|共同戰「疫」 「職院」有你
    在這個寒冬裡出現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無數人用生命在戰鬥讓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和全國人民一起為每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身影吶喊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加油 具體內容如下1.主題:共同戰「疫」,「職院」有你2.作品內容及要求:【文字類作品】真實記錄和展現抗疫一線湧現的感人故事和先進事跡,謳歌「最美逆行」一線工作者,反映全院師生齊心協力共同戰
  • 用詩歌致敬堅守:共克時艱,不懼疫魔!
    戰疫小傳——四股橋車頭村疫區傅村卡口執勤小記經偵大隊  陳龍己亥年末,庚子年初,荊楚大疫,山河失色,適逢年關,疫病挾鄉客民夫返鄉之潮,危害神州,乃至冰溪河畔,武安山下,玉山城內,百姓為之色變,遂令封城以護安寧,危難之際,玉公男兒精銳盡出,知疫兇而無畏,城門口,要道邊,
  • 新生日記 | 抗疫報告會
    林醫生與護士長的一線日記,記錄下了他們奮鬥的點點滴滴,在深情的詩朗誦中,我們感受到了醫者大愛。附七的陳院長和附八的醫護組,分享了廣東抗疫的經過,有他們在,深圳放心、廣東放心、中國放心。這就是中大職責!李老師的吉他彈唱,唱出了我們對逆行者的致敬,雖然我們無法在前線與你們並肩戰鬥,但是,我們永遠是你們的堅強後盾。最後,林炳亮教授的塞爾維亞82天抗疫戰,讓我再次看到了中大擔當、中國擔當。
  • 戰「疫」打響,全民皆「兵」
    戰「疫」激烈,舉國牽掛。儘管目前我們對新冠肺炎的鬥爭仍處於膠著期,但陸續傳來的積極信號,顯示出戰「疫」時的力量,全民皆「兵」所展現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態勢,無數醫生、警察鏖戰在一線的「挺拔」身影,以及百姓傾其所有的默默付出,都讓更多人堅定著「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的信心。而這一幕幕、一例例感人肺腑的畫面都在經開區(頭屯河區)公安分局王家溝派出所民警蔣文榮的手下栩栩如生的勾勒出來。
  • 新田抗「疫」在農村|東山村:戰「疫」一線最美「父子兵」
    抗「疫」一線的鄭坤父子  「看著我父親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做疫情防控,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不能幹坐著。」說話的是鄭坤的兒子鄭鈞瑋,是一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大三學生。鄭鈞瑋每天天一亮便和父親一道走上抗「疫」一線,他主要工作就是做好村口執勤,村裡專門配備了體溫檢測儀,對進出村人口鄭鈞瑋都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嚴格控制進村車輛。  疫情不滅,絕不收兵。
  • 白玉粉講述援鄂抗「疫」:想把最美好的都給他們
    4月7日,在完成援鄂抗「疫」任務後,抗「疫」英雄白玉粉回到馬關,我們的記者也第一時間對白玉粉進行了採訪,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英雄白玉粉親口講述援鄂抗「疫」的感動瞬間。抗「疫」英雄白玉粉在馬關人民的期盼中回到了家鄉馬關,迎接的市民、同行、同事都將最美的鮮花和掌聲送給了這位抗「疫」戰士。
  • 【戰疫先鋒㉛】延萌 | 潤城戰疫用心滋潤的「團書記」
    但這僅僅是兩難選擇,而對於延萌來說,在戰疫來臨時,卻面臨著三難境地。在接到鎮政府疫情防控緊急通知時,他的母親才出院一天,病情稍有穩定,身邊離不開子女;妻子懷孕7個月了,挺著鼓鼓的大肚子,生活起居不甚方便,照看病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一邊是組織召喚,一邊是家人需要他。
  • 晉州公安:退伍不褪色 抗疫展風採
    晉州公安:退伍不褪色 抗疫展風採 2021-01-16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點讚 | 軒曼「戰疫」服務隊獲得百姓讚譽
    近期,東風軒曼總經理周宇發揮自身特長,帶領三個門店的員工組成「戰疫」服務小分隊,連續6天分別到勐龍派出所、景洪市中醫院、東風農場二分場等單位「新冠肺炎」疫情檢查點、堵卡點,為200多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警察、醫生、民兵、機關幹部、職工群眾義務理髮及護理和後勤服務,獲得當地百姓的良好口碑。
  • 【抗疫記事(35)】 劉定成:「南徵北戰」抗疫路
    社區臨時黨委書記沈建山考慮,必須把這些先進事跡宣傳出去,以鼓舞全市一線抗疫士氣。撥弄來撥弄去,只有劉老師學歷最好,是最佳宣傳人選。於是,加強社區疫情防控宣傳報導的任務又落到了他的頭上。他每天白天參加防控值守,夜晚加班加點寫稿。
  • 暖心奶茶送抗「疫」戰士 暖身又暖心
    致敬老黨員李翠榮——抗疫路上「急先鋒」抗「疫」一線,他們最美!城鎮街道疫情防控告知書
  • 黃修平:病倒在抗「疫」一線的大堝村村委會主任
    2月14日下午,塘湖鎮大堝村傳來令人心痛的消息:村委會主任黃修平同志因連日抗疫疲勞過度,在抗疫一線突然陷入昏迷,經縣人民醫院確診為腦血管破裂
  • 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芳橋街道金蘭村黨總支書記蔣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到村安排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分解到人安排疫情防控工作,記錄工作計劃
  • 抗「疫」戰場上的金剛戰士
    抗「疫」戰場上的金剛戰士「不吃飯也不顯餓,不睡覺也不顯困」,這是疫情在我市發生後,市應急管理局書記劉東徵此刻的感受。因為忙碌,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而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十八天了。眼前的他,雙眼布滿血絲,卻依然鬥志昂揚。「我們局承擔著全市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的重任,事關全市抗疫大局,不能有絲毫的鬆懈」!他是這樣要求的,更是這樣做的。
  • 榜樣 | 抗「疫」戰「貧」路上的一朵馬蘭菊
    在她和村委會的號召下,柳泉村黨員、退伍軍人、已脫貧戶、愛心人士紛紛捐錢捐物,支援戰「疫」,用拳拳真心和行動表達著對村子的牽掛和熱愛。「叔、姨,趕緊回家去,堅決不準走親訪友串門子,出門必須戴口罩……」這些話語不知說了多少遍,「惹」了多少人,讓群眾看到了這個女子是個「犟」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