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小丑,可能有的看官會想起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小丑回魂》,在這部電影中小丑被描述成邪惡的化身,然後在真實的世界中,這並不只是虛構。本期揭秘,館長將會帶看官們重返歷史,追尋一位真實的小丑夢魘,美國連環殺手「小丑坡格」。
「小丑坡格」真名為約翰·韋恩·蓋西,1900年出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在1975年,蓋西曾被任命為芝加哥波蘭憲法節遊行主任,會見並與當時的第一夫人羅莎琳·卡特合影留念。在合影上,卡特曾籤名道:「向約翰·蓋西致以最良好的祝願。羅莎琳·卡特」。
而就是這麼一個表面光鮮的企業家,成為美國特勤局歷史上最大的尷尬。
1980年2月6日,約翰·韋恩·蓋西被帶上了審判庭,受到33個謀殺指控。開庭審判的前一年,蓋西在他的辯護律師的請求下,在梅納爾懲教中心接受各種心理測試,以判斷他是否在精神上有能力接受審判。在審判上,梅納爾懲教中心的精神病專家作證,約翰·韋恩·蓋西具有嚴重的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擁有多重人格,但控方堅決認為蓋西是理智的。
最終,約翰·韋恩·蓋西被判處為死刑。
至此,美國歷史上十大連環殺手之一的「小丑坡格」結束了自己惡名昭彰的一生
但有關他的事跡卻並沒有畫上一個句號
甚至在他死後成為了一個夢魘
辣麼「小丑坡格」是否就是這童年陰影的源頭呢,還是說在人誕生之初,這種恐懼便已經寫入了人的基因代碼?
各位看官,在回答這個問題前
館長要先提及幾部給一些看官老爺留下過童年陰影的作品
在館長所知道的電影中,《外天空殺人小丑》可以說是最早一部關於小丑題材的恐怖作品,1988年05月27日上映,講述一群身著小丑服的外星侏儒在地球大肆破壞,使用雷射射線槍將人類變成棉花糖的詭異情節。但最經典的則要數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小丑回魂》。
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小丑回魂》出版於1986年,是當時美國最暢銷的恐怖小說之一,講述:在英國的某個小鎮中,突然出現了一位打扮形似小丑的古怪人士,他不以歡樂為樂,四處恐嚇作弄城鎮小孩,甚至在陰暗中將厄運和死亡帶給小鎮居民的故事。
看到這裡,各位看官是否心中已有數
無論是史蒂芬·金的小說作品
還是在此之前的小丑恐怖作品
都與「小丑坡格」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
或者說「小丑坡格」其實一直都活躍在當前的恐怖作品之中
對此。館長有一個疑問或者說是一個假設
約翰·韋恩·蓋西打扮成小丑真的只是一個偶然間的巧合嗎,還是說在這個巧合之下,只是蓋西對自己陰暗人格的一次釋放?
在孩提時代的約翰·韋恩·蓋西並不是一個善於運動的人,他體型肥胖。在家庭中,他與兩個姐妹和母親有著良好且親密的關係,但他卻有一個不負責的父親。父親的酗酒和虐待,使蓋西與其父關係惡劣,相處困難,但這並不是他黑化,或者說約翰·韋恩·蓋西成為一個殺人兇手的原因。
事實上,在館長的調查中,約翰·韋恩·蓋西是一個自傲的人,在後期的努力中,他甚至獲得了其父親的承認和認錯:「兒子,是我看錯你了」。
對於約翰·韋恩·蓋西如何墮落成一個連環殺手,館長有幾個看法:其一,兒時父親的輕視和虐待。其二,青年時所遭受的同性戀行為。其三,事業上的成功是精神創傷的放大。而在館長的認知中,約翰·韋恩·蓋西在小丑打扮的執著,其實是對自己人性的保護,兒童時的陰影讓他覺得自己在小丑裝扮下能獲得安全感,得到人性的一種釋放。
但這種釋放,卻是釋放了約翰·韋恩·蓋西內心的魔鬼。而所謂的小丑恐懼症,其實也是因為這件事的誘導,還有人本身對歡快的一種危機意識。
最後,對於「小丑坡格」
館長想說的是
人之所以恐懼,大多源於未知
這種恐懼和好奇一樣
是人性之初便已開始的
世有千奇夢有百怪,感謝各位看官收看本期揭秘
作者丨獵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