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買套實名認證手機號碼?警方揭秘新騙局

2021-02-25 潮商雜誌

現在手機號碼都要實名認證,有不法分子卻從中捕捉「商機」,利用計算機軟體非法製作虛假實名認證手機號碼卡銷售牟利。日前,澄海警方就抓獲涉嫌非法改變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和應用程式的2名違法嫌疑人。經查明,違法嫌疑人陳某、王某山均利用計算機軟體非法製作虛假實名認證手機號碼卡,並以每套30元或50元的價格銷售給他人,分別非法獲利3390元和950元。目前,2名違法嫌疑人均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冒充有關部門進行詐騙

據我市警方介紹,冒充他人實施詐騙主要有4種類型:一是冒充公檢法、電信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以事主電話欠費,查收法院傳票、包裹單等藉口誘騙事主回電諮詢,然後以事主個人信息洩露,銀行帳戶涉嫌洗錢、毒品犯罪或需要調查等為由,要求事主將銀行存款轉至對方提供的所謂「安全帳戶」審查,從而實施詐騙。二是冒充領導、老師、同學、親戚朋友,在電話中讓受害人猜猜他是誰,當受害人報出一熟人姓名後即予承認,先是寒暄聯絡情感,不日,再打電話編造因賭博、出車禍、生病等各種事由急需用錢,向受害人借錢並告知匯款帳戶。三是通過非法手段先獲取事主資料,然後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或者簡訊冒充車管所、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以「辦理汽車、摩託車、農用車購置稅或者教育退費」為名詐騙。四是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和銀行客服簡訊提醒,以「事主銀行卡扣除年費或在外地巨額消費、透支」等為由誘騙回電諮詢,然後事主銀行卡信息洩露需要開設安全帳戶服務實施詐騙。

利用病毒騙取密碼

簡訊郵件詐騙方面,一是「引誘匯款」詐騙。不法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將「請把錢或房租存到XX銀行,帳號XXX,王先生」等簡訊內容大量發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匯款,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即可能未經仔細核實,將錢直接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帳號上。二是虛假中獎詐騙。即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信件郵寄、網際網路、手機簡訊或僱人投遞發送。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繫兌獎,即以「需先匯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帳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三是手機連結詐騙。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手機號碼,並群發含有木馬病毒程序連結的詐騙簡訊。市民一旦打開連結,一方面導致手機無法正常使用或產生資費消耗,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可通過虛假釣魚界面獲取網友銀行卡、身份證、電話、驗證碼等個人信息,直接盜刷事主銀行卡中的存款。

盜用他人QQ借款

此外,應防範QQ軟體借款詐騙。詐騙分子事先通過盜號軟體或強制視頻軟體盜取QQ號碼使用人的密碼,然後登錄所竊QQ,冒充事主有針對性地選擇其QQ好友,與其對話。騙取信任後,編造出車禍、急需周轉資金等各種藉口騙取錢財利用。

網上兼職、刷信譽度進行詐騙。這類案件多數利用事主對兼職工作情況不明朗的特點,利用高薪、自由時間吸引受騙對象。       本報記者 劉文釗

相關焦點

  • 揭秘婚戀網站實名制:性別都能造假 30元搞定實名認證,108元買全套生活照...
    一些不法商家宣稱,30元就能辦假身份資料進行實名認證,108元就能買到全套生活照和視頻...宣稱擁有大量實名認證會員的婚戀網站中,究竟有多少人提供了真實資料呢?△婚戀網站實名制帳號 花錢就能買?根據媒體此前報導,在一些購物網站上,有賣家公然批量出售婚戀交友網站實名制帳號。
  • 警方提醒:「微信帳戶要二次實名認證」?千!萬!別!點!
    11月24日,廣州市反詐中心接到群眾舉報,稱其微信收到帳號名為「安全支付管理」發送的消息,要求點擊其中的網絡連結進行微信二次實名認證,否則凍結其微信帳號。經廣州市反詐中心核實:此二次實名認證是假,騙子想騙取群眾的財產是真。反詐中心仔細分析了事主提供的詐騙分子發送消息的截圖,發現騙子「精心」編織的騙局有有諸多漏洞: 一是此所謂的「安全支付管理」帳號發送的消息,顯示其可以添加此帳號為好友,而微信服務的各類公眾號只能關注,而不是添加好友。
  • 不預存1000元話費 手機號碼就不能過戶?
    林女士說,自己從十幾年前開始使用一個移動公司的手機號碼,當時實名認證用的是她丈夫的名字,最近林女士想過戶到自己名下,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工作人員說是吉祥號碼,得預存1000元,每月得最低消費100元以上,還得籤兩年的協議才能讓我過戶。我這個號碼原來是用每月8元的套餐,你讓我一下子就要升到最低消費100元,很貴,我也消費不了這麼多。
  • 【實名制】手機實名制進入倒計時,還不實名就停機.
    親們,要及時完成實名補登記喔~ 簡單來說:不實名,就停機!逗我!停機了,還怎麼好好玩耍?啥?要實名認證?那是什麼?能吃嗎?什麼是手機實名制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卡是用身份證辦的。姓名、證件號碼、證件類型、證件地址必須與公安系統登記一致,錯一個字都不是實名制。如果隨便路邊攤買的卡,嘿嘿,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 「微信實名認證」騙術又來!小心你的銀行卡!
    近日,深圳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接到多起冒充微信客服詐騙警情,騙子以需要「實名認證」為由,誘使事主點擊木馬連結
  • 支付寶「實名認證」為哪般
    原標題:支付寶「實名認證」為哪般   近日有媒體稱,「7月1日前未經實名認證的支付寶帳戶,帳戶內的資金可能會被凍結。」這一說法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支付寶方面表示,即使未補全信息,用戶帳戶內的資金也不會遭到凍結,但一些功能的使用有可能將在7月1日後受到限制。
  • 而這些新騙局千萬要小心!
    最近很多小夥伴都收到了下面的消息近日廣州市反詐中心接到群眾舉報,稱其微信收到帳號名為「安全支付管理」發送的消息,要求點擊其中的網絡連結進行微信二次實名認證,否則凍結其微信帳號。經廣州市反詐中心核實:此二次實名認證是假,騙子想騙取群眾的財產是真。
  • 新騙局!男子輸美女手機帳號 蘋果手機5秒變磚頭
    「24日上午10時,有一名網友通過手機陌陌軟體向附近的人求助。手機顯示,對方是個美女,離我只有1公裡遠。」杜某說。  美女稱,她的蘋果6手機丟失,希望附近的朋友能用蘋果手機登錄她的Apple id(蘋果帳號),幫忙下載手機內存的號碼和信息。  杜某答應幫忙。
  • 有人花30元買你的身份證複印件,你賣不賣?
    日前,有社會人員在在校園內發廣告,以30元一份的價格收購學生證以及身份證複印件,用以參加移動推出的學生購機優惠活動,
  • 當心小額「貨到付款」的新騙局
    寄件人一欄中卻只有一個不認識的名字和手機號。由於僅涉及幾十元的小額付款,王女士起初對此並沒有特別在意,並且將快遞外包裝丟棄了。但是令她警覺的是,7月5日,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這次,上門的是另外一個快遞公司的快遞員,送來的東西還是同一種香水,上面寫著「到付38元」,寄件人名為李靜。王女士由於有上一次的經歷,於是果斷拒收了貨物,同時記下了貨單號。
  • 揭陽警方從22個手機號碼破獲製售手機「黑卡」案
    線索從22個手機號碼深挖出嫌犯窩點   據悉,今年7月份,揭陽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獲得一條電話「黑卡」線索,有22個在揭陽市開辦的手機號碼登記信息異常。根據這條線索,公安網警立即組織警力開始調查取證。  網警一方面深挖這批號碼背後的信息,分析出這些號碼所屬手機經常出現的地點和傾向信息,一方面將信息進行統計、歸類並通報至各大運營商,請他們配合協助提供開辦這些號碼的代理商信息。  經過排查和比對,網警發現這些號碼不僅都跟一些「黑卡」軟體代理商保持聯繫,而且本身也都用於辦理「黑卡」的業務。
  • 身份證號碼生成器走俏 網遊實名註冊遭遇尷尬
    晨報記者 李元珺 實習生 陸棠怡  隨著8月1日《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的正式實施,網遊實名註冊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使用實名註冊原意在於杜絕未成年人沉迷網遊,可盜用父母身份證信息、購買他人身份證信息、使用軟體生成虛假身份證信息等方法讓網遊實名註冊陷入了尷尬。
  • 【最新騙局】 手機簡訊木馬病毒,千萬看仔細!
    家住王場的耿先生發現手機上有提示,他們家的兩張銀行卡從19日22:50開始,有12次轉帳,每次轉帳480元,兩張卡共轉走了5760元。耿先生看著手機上顯示的一條條轉帳信息,趕緊跑到銀行去查帳,發現卡上的錢確實已被轉走。
  • (緊急擴散)手機詐騙的六大新騙局,千萬別上當!
    騙局二:相冊炸彈手機惡意軟體如您手機已經中毒,您可以儘快聯繫手機售後服務網點進行刷機處理或下載手機殺毒軟體進行查殺,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費用。騙局三: 400開頭的電話不是廣告就是詐騙「蘋果手機便宜賣,整機只要1800元」低廉的價格動心了?
  • 臺灣微信用戶終於可以實名認證啦,趕緊買買買!
    臺灣用戶也能實名認證可以暢快地買買買啦!然而,這隻針對大陸地區用戶,沒有進行實名認證的臺灣用戶卻遭遇到了難題——無法使用微信支付、無法搶或發紅包……近日,微信支付(WeChat)發布境外開放平臺(pay.wechat.com/cn),臺灣用戶需要實名認證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 7月1日起微信不實名不能「發紅包」,最強實名攻略戳這裡!
    舉例來說,如果用戶通過綁定銀行卡進行實名認證,驗證程序中,微信支付會引導用戶提交銀行卡號、姓名、手機號等身份信息,送往相應的實名機構進行認證。因此,事實上,已經綁定過銀行卡的用戶就等於已經進行過實名認證了。微信支付團隊表示,對於還未升級實名認證的用戶,7月1日起,在使用微信支付時,系統將有針對性地進行提示和引導,幫助用戶實名認證。
  • 支付寶微信用戶需實名認證,否則影響發紅包(圖解認證攻略)
    什麼是「升級認證」?如果沒有「升級認證」會影響網絡支付和發紅包嗎?  央行將從7月1日開始運行新的非銀行支付帳戶體系,以適應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個性化的消費支付需求。也就是說,央行給各大網絡支付平臺的時間已不到4個月。大限將至,為符合央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國內幾大主要支付平臺勢必將啟動實名認證。
  • 被人悄悄地辦了52個手機號碼,全部欠費、停機!怎麼肥四?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的身份證竟然被悄悄地辦了52個手機號碼。
  • 騙子利用手機轉移呼叫功能 實施新騙局
    2017年10月19 日,閩南網廈門頻道鳳凰號以《新騙局:把受害者的電話「呼叫轉移」攔截警方提醒》為題,披露了騙子使出「呼叫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