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號碼都要實名認證,有不法分子卻從中捕捉「商機」,利用計算機軟體非法製作虛假實名認證手機號碼卡銷售牟利。日前,澄海警方就抓獲涉嫌非法改變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和應用程式的2名違法嫌疑人。經查明,違法嫌疑人陳某、王某山均利用計算機軟體非法製作虛假實名認證手機號碼卡,並以每套30元或50元的價格銷售給他人,分別非法獲利3390元和950元。目前,2名違法嫌疑人均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冒充有關部門進行詐騙
據我市警方介紹,冒充他人實施詐騙主要有4種類型:一是冒充公檢法、電信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以事主電話欠費,查收法院傳票、包裹單等藉口誘騙事主回電諮詢,然後以事主個人信息洩露,銀行帳戶涉嫌洗錢、毒品犯罪或需要調查等為由,要求事主將銀行存款轉至對方提供的所謂「安全帳戶」審查,從而實施詐騙。二是冒充領導、老師、同學、親戚朋友,在電話中讓受害人猜猜他是誰,當受害人報出一熟人姓名後即予承認,先是寒暄聯絡情感,不日,再打電話編造因賭博、出車禍、生病等各種事由急需用錢,向受害人借錢並告知匯款帳戶。三是通過非法手段先獲取事主資料,然後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或者簡訊冒充車管所、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以「辦理汽車、摩託車、農用車購置稅或者教育退費」為名詐騙。四是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和銀行客服簡訊提醒,以「事主銀行卡扣除年費或在外地巨額消費、透支」等為由誘騙回電諮詢,然後事主銀行卡信息洩露需要開設安全帳戶服務實施詐騙。
利用病毒騙取密碼
簡訊郵件詐騙方面,一是「引誘匯款」詐騙。不法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將「請把錢或房租存到XX銀行,帳號XXX,王先生」等簡訊內容大量發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匯款,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即可能未經仔細核實,將錢直接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帳號上。二是虛假中獎詐騙。即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信件郵寄、網際網路、手機簡訊或僱人投遞發送。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繫兌獎,即以「需先匯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帳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三是手機連結詐騙。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手機號碼,並群發含有木馬病毒程序連結的詐騙簡訊。市民一旦打開連結,一方面導致手機無法正常使用或產生資費消耗,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可通過虛假釣魚界面獲取網友銀行卡、身份證、電話、驗證碼等個人信息,直接盜刷事主銀行卡中的存款。
盜用他人QQ借款
此外,應防範QQ軟體借款詐騙。詐騙分子事先通過盜號軟體或強制視頻軟體盜取QQ號碼使用人的密碼,然後登錄所竊QQ,冒充事主有針對性地選擇其QQ好友,與其對話。騙取信任後,編造出車禍、急需周轉資金等各種藉口騙取錢財利用。
網上兼職、刷信譽度進行詐騙。這類案件多數利用事主對兼職工作情況不明朗的特點,利用高薪、自由時間吸引受騙對象。 本報記者 劉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