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彤:「我必須有所取捨。」
初五是父親的忌日,遠在山東老家的她,原本打算給父親掃墓,再陪一陪久違的親人。然而,面對迅速發展的疫情,身為副科長的她毅然提前返崗,年初二就回到了常州。
從大年初三到初六,她連續工作74小時,用女性的堅韌詮釋了什麼是「領頭羊」的責任與擔當。
朱婧:「疫」不容辭,主動擔當
早晨9點,組織人員到崗協調的是她;10點崗前會議布置任務,分配人員的是她。
每天連軸轉的進出境監管現場,她一站就是將近10個小時;到了夜晚9點,開展黨小組工作總結、安排碰頭會的,還是她。
測溫崗,她在;查驗崗,她在;捐贈物資的驗放,她都在……
張琪:緊急關頭站出來
醫學專業的她始終衝在第一線,承擔了流行病學調查等直接接觸高風險旅客的工作。
曾經在醫院工作過的她,從專業角度指導大家的個人防護工作,提高了集體作戰能力。
袁野:輪到我們90後保護大家了
作為機場監管科最年輕的關員,疫情面前,她絲毫沒有膽怯,第一時間向組織提出申請:
「我單身一人在常州,家庭負擔相比其他同事更輕,可以24小時在崗,能夠隨傳隨到。
再說我年輕,精力好,恢復快,累一點一覺睡醒就好了。」
盧瑋:「沒事,我是女漢子。」
春節期間,現場值崗人員超過二十人,盧瑋主動成為了大家的「大管家」,吃飯、交通……所有瑣碎的事情都交給了她,她奔波勞碌,安排得井井有條。
兩棟,六層,十幾個辦公室,這是她負責消毒的區域。每次消毒結束,她都累得滿頭大汗,但當領導安排她休息時,她又主動去旅檢現場幫助同事進行查驗。
劉星邑:「輕傷」不下火線
儘管帶著脊椎側彎的傷病,她仍然放棄了過年期間的治療計劃,繼續駐守在旅檢口岸的崗位上。
身體上的疼痛只能靠意志力和藥物來緩解,她沒有喊過苦、喊過累,只有值班結束時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知道她的堅強和付出。
機場監管科的每一位女關員都是巾幗英雄,她們堅守崗位,她們攻堅克難,她們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