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平遠義工報導了一篇命題為《刻印在肚皮上的辛酸》的愛心倡議,短短的幾天時間裡,引起了社會各界、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義工們奔走呼號,共同為平遠中行重病小孩曉峰因為缺錢做手術籌集愛心款,上演了一場「真情大愛、人人相幫」的喜人場面,得到了全社會愛心人士主動出手相幫,場面讓人感動。
今天上午,愛心活動由平遠公益義工協會策劃,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一場愛心活動在炎炎烈日下舉行,參與活動的好心人組成幾十輛的愛心車隊,浩浩蕩蕩,井然有序挺進平遠縣中行鎮中行村河背。此次活動共有60多位愛心人士和義工參與。讓幫扶的家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溫暖,感動的熱淚盈眶。
來自四面八方的好心人相聚在一塊,同學微信群、御花園微信群、單位愛心微信群。。。。。。牽手結隊,都在為小曉鋒的家庭捐錢捐物,不留名的好心人直接將愛心款匯入到指定銀行帳號。
「真的非常感謝這麼多好心人的真心幫助,讓我家重拾希望,重燃生命之光,解決我家的實際困難。我將每一天每一筆的愛心款都登記在本子上,等小孩長大後,讓他知道當年是這麼多叔叔阿姨們的關愛,才有他的健康成長」小曉峰的父親激動地說。
據小曉鋒的父親張新華提到;目前為至,已經接收到社會好心人的愛心款有6萬多元,手術費終於有著落了。
感恩社會!感恩大愛!平遠,因為有您,所以有愛!
梅州日報民生一線
平遠縣中行鎮中行村一名8歲小男孩張曉鋒,因患「先天性巨結腸」而無法正常排便。年僅8歲的他,從2011年起至今4年多歷經了4次手術,花費醫療費26萬多元。7月1日,張曉鋒的經歷經平遠義工在微信圈傳播後,引發平遠各界「愛心大聯盟」,僅5天時間張曉鋒收到社會各界捐款6萬多元,給身處困境的張曉鋒及家人帶來雪中送炭般的關懷。
沙啞的聲音、蒼白的臉色、瘦小的身材帶點有些暴躁的脾氣。7月5日上午,筆者見到了剛從解放軍第一五七醫院做完第四次手術回來的張曉鋒。「從剛出生起,排便功能便不好。」說起孩子的病情,父親張新華和母親賴珍貴一臉愁容。他們告訴筆者,因為無法排便,孩子肚脹也無法進食,從2011年至2014年間,曉鋒便在市人民醫院先後做了三次手術,但效果不理想。多年的求醫路讓這個家家徒四壁,向所有親朋好友舉債度日。今年5月13日,經人介紹,夫妻再次帶著孩子來到157醫院實施第4次手術。慶幸的是,經過這次手術,張曉鋒雖每天仍要母親不停清理肛門,但總算是擺脫了「隨身攜帶引流管度日」的窘境。
母親賴珍貴照顧術後的張曉鋒。
然而,就在張新華夫婦對孩子巨額手術費一籌莫展之時。在157醫院住院期間,他們卻遇上了平遠義工協會會員曹亮雲。在獲悉曉鋒的情況後,這位熱心的義工阿姨立即向平遠縣有關部門和義工協會寫信反映。曹阿姨的善舉引起平遠各界和部門的高度關注,大家紛紛轉發曉鋒的困鏡,上演了一場「愛心大聯盟」行動。4號上午,義工協會的60多名愛心人士、縣財政局義工小隊等專程來到張曉鋒家,給他們送來愛心捐款1.27萬元和2500元,並帶來油、米、衣服、棉被和書包、玩具等物品。而有更多好心人直接將愛心款匯入到指定銀行帳號。在張新華登記的本子,筆者看到,從50至300元不等,共有4萬多元。
「真的非常感謝這麼多好心人的幫助,解決我的實際困難,讓我家重拾希望。」曾一度絕望的張新華夫婦,面對潮湧來的愛心,只能連聲說謝謝。他們說,社會上還是好心人多,現在他最大希望就是能好好照顧曉鋒,讓他早日康復,像同齡的孩子一樣,背上書包上學堂。
作者:朱雙玲 賴強 韓蘭春
網編:小宣 小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