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H值:保證消毒效果,使人體更加舒適。
pH值不同,次氯酸的活性百分比不同。pH偏高時大部分是次氯酸根,起消毒作用的次氯酸含量少,而且水體有滑膩感。pH偏低時大部分是次氯酸,消毒作用好,但是所投加的消毒藥的有效氯成分很富裕,造成成本浪費,人體感覺不適,還會對遊泳場所設施設備產生腐蝕。
2、渾濁度:提升水質的感官性狀。
池水好不好一定要看池水清不清。濁度是非常重要的感官指標,直接影響遊泳者的心理感受。濁度高意味著池水渾濁,而且影響安全性,救生員不能很好的看清池底。更重要的是,濁度高則水中細菌及有機物含量高。如果過濾效果好,可有效的降低池水的濁度,細菌含量能下降90%以上,同等劑量的消毒劑會發揮更大效能。
3、尿素。
尿素來源於遊泳者的尿液和汗液,此值超標,只是說明池水更新不夠,應該加強補水量及補水頻率。經營者應補充足量新水和增加補水頻率,同時要加強宣傳,消除遊泳者對尿素指標的不正確理解。泳客也應主動接受遊泳場所管理,入池前儘量排出小便,沐浴後再入池。
4、游離性餘氯。
游離性餘氯是使用氯氣及游離性氯製劑遊泳池水中的有效消毒成分。《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37488-2019)將游離性餘氯含量調整為0.3-1.0mg/L(《遊泳場所衛生標準》GB9667-1996游離性餘氯為0.3-0.5mg/L),更加有利保障遊泳池水安全性。游離性餘氯含量較低時消毒效果得不到保障,超標時會因揮發產生「氯味」,同時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導致皮膚瘙癢。
5、化合性餘氯。
化合性餘氯又叫結合性餘氯,是指水中氯與氨的化合物,通常遊泳池中的游離性餘氯會與水中有機汙染物(如汗水、尿液、唾液、鼻涕、人體的皮膚代謝物、排洩物等)反應從而生成化合性餘氯,所以我們一般也稱化合性餘氯為游離性餘氯的反作用物,泳池水中化合性餘氯含氯高,會使氯的消毒殺菌能力下降,消毒效果差。
6、氰尿酸。
泳池使用二氯、三氯異氰尿酸消毒劑是泳池中氰尿酸的主要來源,氰尿酸與氯結合產生次氯酸,能夠維持更長的消毒效果。當池水中氰尿酸含量偏高時會與餘氯結合,有效氯難以釋放,導致消毒效果差,同時會對人體皮膚造成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