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近200名孩子在參加暑期培訓班的遊泳課後,陸續出現高燒、眼睛紅腫發脹、嗓子發炎等症狀。市疾病控制中心對該泳池進行了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餘氯、大腸菌群、細菌總數三項指標不合格。
△視頻:暑期遊泳課 近200名兒童身體不適
孩子暑假學遊泳 出現高燒、腹痛、嘔吐
李女士的女兒在哈爾濱市遊泳運動項目訓練中心遊泳館報名參加了暑期遊泳培訓班,經過幾次培訓後,身體出現了不適症狀。7月20日後,李女士女兒出現發高燒、腹痛、嘔吐等症狀。
李女士介紹,女兒經過住院治療,雖然病症好了,但是經過化驗,某些指標仍然存在異常。
患病孩子家長 李女士:
她(女兒)以前沒這樣過,現在遊泳館已經有將近三百個孩子了,全是這個症狀。
患病孩子的家長 梁先生:
去了以後,8月20日、21日開始發燒,和他一起去的那小孩,比他還早一天就開始發燒。
患病孩子的家長 李先生:
據孩子回來講,不光我的孩子講,很多孩子講,水都是綠的,孩子學遊泳,孩子封閉式(學遊泳),把大人擋在外邊,孩子進到裡面,我們看不到裡面的水質。
水體三項指標不合格 大腸桿菌爆表
哈爾濱市兒童遊泳培訓班學員出現身體異常情況後,哈爾濱市政府成立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疾病控制中心對涉事遊泳館的水體展開調查。
△視頻:三項指標不合格 水質被嚴重汙染
據初步調查,哈爾濱市遊泳運動項目訓練中心,從7月11日至8月23日共招收暑期學員1100人,均在訓練中心地下一層進行遊泳培訓。截至8月25日16時,通過申報登記了解到,出現身體異常狀況的學員共185人,其中住院治療64人,門診治療121人。
26日,哈爾濱市疾病控制中心公布了該泳池的水質檢測結果:餘氯濃度為0.08毫克每升,低於0.3-0.5毫克每升的國家標準;大腸菌群大於230個每升,而國家的標準是小於或等於18個每升;細菌總數1470個每毫升,而國家的標準是小於或等於1000個每毫升。
哈爾濱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 於仁傑:
細菌總數、大腸菌群都嚴重超標,尤其是大腸菌群達到了230個/升,通俗講就已經達到爆表了。
還有餘氯,這項指標就是殺毒劑的殘留,這項指標要稍稍高一點,它要是低,說明水沒有消毒能力了。所以我們判定,水質是嚴重汙染的。
目前,該遊泳中心地下一層泳池已被停止使用。哈爾濱市衛生計生委將對該遊泳池啟動行政處罰程序。
初步認定遊泳池水汙染是引起感染主因
依據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本次事件由於無共同飲用水和進餐史,可排除食物因素和生活飲用水因素。結合遊泳池水檢測結果和發病人員均有在遊泳館遊泳的接觸史,衛生部門初步認定遊泳池水汙染是引起該事件的主要原因,並全力開展患病兒童救治工作,開闢救治綠色通道,確保患兒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遊泳時可能傳染性病」、「遊泳時間越長,得皮膚病風險越高」……類似傳言常讓遊泳愛好者心驚膽戰。這些說法有真有假,去公共遊泳池戲水,到底要防範哪些疾病?做足哪些防備?
監製/楊繼紅 主編/侯振海
編輯/孫毛寧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