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加拿大家喻戶曉的Robin Hood品牌麵粉的「召回事件」引起不少轟動,半個月內,旗下多達數十件產品被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召回(圖解 | 遠比想像得嚴重!更多 Robin Hood 麵粉中招,所有問題產品都在這一貼)。這次事件已導致多人生病並住院治療,也引起大眾對食品安全的擔心。
沒想到事件才過去沒多久,另一款麵粉又被爆可能受大腸桿菌(E. coli)汙染,需要召回,而這次更是發生在BC省!這次召回事件,涉及的是Rogers牌的一款10公斤中筋麵粉(all purpose flour)。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產品信息如下:
牌子:Rogers
產品類型:all purpose flour
大小:10kg
產品質量識別代碼(Lot codes) :MFD 17 JAN 19 C
通用產品代碼(UPC):0 60179 10231 8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已於6月7日發出召回,這款Rogers麵粉在全BC省的Costco店有售,生產日期為2017年1月19日。
根據CBC報導,BC省五人受同一種大腸桿菌感染之後,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召回這些麵粉。BC省疾病控制中心化驗了其中一名患者購買的麵粉,檢測出O121菌株大腸桿菌。
Rogers Foods公司說,正在與CFIA合作調查此事,還沒有證明其產品與大腸桿菌的直接關係。由於該名患者直接實用這種麵粉所做的生麵團後感到不適,Rogers Foods公司回應道,麵粉是農產品原料,必須徹底熟吃。
風波不斷擴大 感染源仍不得知
這幾個月來得麵粉風波不斷,不僅沒有平息,還越演越烈,涉及30多宗報告。
上次的Robin Hood品牌麵粉的感染事件,就導致BC省Grand Forks的一位兩歲的男童腎衰竭。
男童母親Kyla Hermsen哭訴道,孩子在吃了Robin Hood麵粉做的生麵團之後重病,腎臟衰竭,需要輸血,現在仍在恢復之中。
這個三個月來,每個月就有一大批麵粉召回的通告(列表請見文末)。雖然大多數人不會吃生麵粉團,但看到這樣大批大批的召回名單,還是心生顧慮。
但更可怕的是,大腸桿菌的感染源仍然是個迷,不過CFIA認為生產這些麵粉的麥子可能是在田地裡汙染的。
去年,美國也遭遇大規模的麵粉感染大腸桿菌,導致63人感染患病。曼尼託巴大學的食品科學教授Rick Holley認為,罪魁禍首可能是將糞便作為肥料。他指出,肥料因此含有有害細菌,如果沒有處理恰當,細菌會感染小麥。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Marcynuk表示,這也有可能。小麥也可能因為帶有病原體的動物糞便進入了供水之中。
Marcynuk說:「你永遠不會消除農產品原料的風險。」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目前正在調查,嘗試找到一種方法來降低風險。
他提醒,為了保護自己,大家切記不要生吃麵粉。
最後,附上近兩個月的所有召回麵粉,大家購買時請小心。
4月12日召回批次:
點擊可看大圖
點擊可看大圖
點擊可看大圖
4月16日召回批次:
點擊可看大圖
點擊可看大圖
5月26日召回批次:
點擊可看大圖
點擊可看大圖
本文來源:CBC等
「溫村隨手拍」主題圖片「夏日」徵集中,歡迎讀者志願投稿,曬出溫哥華本地有趣、好看的原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