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起而行之的感動雄安支教人王潤萍

2021-02-22 河北安新中學

來到雄安後,王老師第一學年第一學期就擔任了四個共建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從第二個學期開始,她又擔任了兩個歷史班和一個非歷史班的教學工作。有人粗略給她算了一下:當來雄安400多天的時候,除去節假日,平均每周14節課,兩個晚自習,上課節數達到800多節次,她全身心投入教學,滿負荷工作。

2020年下半年,因新學期合作共建任務的需要,學校派王老師去擔任高一兩個共建班的歷史教學工作,並承諾給她把高三工作量減下來以減輕教學負擔。然而,對她來說又有什麼可以比得上師生情誼呢?到雄安支教已經兩年多了,她已經和第一批雄安弟子結下深厚的情誼,朝夕相處的時光已印刻在支教記憶中,怎麼會捨得離開他們?無論多麼艱難,都要陪他們走過畢業季。權衡之下,王潤萍老師毅然接下了重擔,成為學校裡難得的跨頭教師:一頭挑著已經進入新高考備考的高三年級,另一頭又挑起了進入新教材使用的高一共建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兩頭工作,壓力陡增,社會關注度不分上下。為此一面要做好高三備考的統籌計劃,給每一個學生的人生節點做好助力;一面又要研究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儘可能多地點燃起高一新生的學習興趣。面對重任,她沒有任何言辭,惟有行動與擔當!她每天投入最多的時間就是精心備課,查找資料,設計教學,尋找導入,調研學情,確定主題,常常到深夜仍在電腦前反覆琢磨思索,而作業則經常會在火車上進行批閱,只為課堂上學生明亮的眼神,思維的碰撞,求知的期待。

2020年下半年,以往很少生病的她,嗓子突然失聲,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如何開展教學,王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中。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業,王老師當時在黑板上寫下一行字:「親愛的同學們:上午好!因為嗓子嘶啞,無法說話,請大家諒解!今天我們這樣來上課:我給出問題,大家思考討論作答,盡我們集體之力完成學習任務!可否?」那個星期的課堂上,王老師用「筆」代替了聲音,學生們在一個個問題導引下,開啟了思維的活躍與碰撞,課下的答疑也在無聲與有聲中得到解惑。那個星期的特殊的「無聲」課堂,也讓同學們深深懂得,教與學不一定是有聲有形,更是無聲的心與心、思與思的交融。

為了能更好地與學生享受課堂,她選擇在周末驅車200多公裡回到石家莊市看病。當周一回來上課時,習慣了早早侯課的她被30班的孩子們有意地「擋」在教室之外,然而待預備鈴響起時,他們又把王老師擁進了教室,那真是安中校園最暖最溫馨的一幕:黑板上寫著「歡迎歷史老師回家」,多媒體播放著「好運來」那首歡快的歌曲,同學們全體起立、鼓掌,不約而同表達著對老師的思念……那一刻,那一幕,真的讓所有人為之動容。家長這樣評價她的課堂:「她將歷史人物鮮活的展現在面前,她的歷史課不是說教,也不是課本知識的簡單重複,她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融會貫通,如沐春風,她是帶走一定色彩的佛系教師。」

時間不負有心人,王潤萍老師勤勉的工作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尊重與友誼。正如有些人所說:所有的付出,都是對成長與學習的邀請,都是一種美好的遇見。

相關焦點

  • 致敬全體仁濟人
    親愛的仁濟人:1月20日深夜,西院一名護工篩檢出核酸陽性的消息打亂了原有的工作節奏。醫院黨委連夜部署,成立前方指揮部進駐西院區,立即實施閉環管理;後方專項工作小組從嚴從細落實各院區管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1日一早確定隔離對象後,相關人員都迅速趕往西院。
  • 智行基金會支教志願者招募啦
    他們需要新的知識來澆灌出對教育的重視之花,他們需要用外界的新奇來激發對讀書的激情。給予您一顆愛心,請您給予他們您可以給予的幫助,不僅為了傳播愛還為了讓教育深入到至今未能深入之地。同一片天空下的您我,將用我們的雙手繪畫出不同的色彩。在破舊的黑板上用白色粉筆寫下希望和未來。智行基金會向全社會招募支教志願者,我們期待著您的到來!
  • 中國最美支教書法老師,她的朋友圈感動無數人!
    再見素沛,是在支教的教學成果匯報會上,依然那麼普通的樣子,在招呼著學生上臺寫字。聽支教團隊說,一年來從沒請過假,很讓人佩服。這麼"靠譜」的堅持是怎樣做到的?背後又是怎樣強大的毅力、公益之心在做支撐呢?好奇!
  • 彝起愛天使之家 的志願者支教老師
    彝起愛天使之家 的志願者支教老師從來都沒有過工資,也沒有政府的任何資助,每月每人僅僅有800元的生活補貼,甚至比鄉村清潔工人的工資都要低。很多時候的我都要通過義賣的收益來維持支教團隊和孩子們日常生活 。
  • 山西建投安裝集團雄安新區垃圾處理項目交付使用
    雄安新區垃圾處理過渡設施項目是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生態工程,佔地面積約46.9畝,年處理垃圾量為10萬噸。項目採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是集團發揮固廢領域專業優勢而著力打造的示範工程,也是山西建築企業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的首個工程。
  • 不一樣的支教,同樣的感動與情誼——陳世安老師支教記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今年五月,靈芝小學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在寶安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
  • 支教時光 築夢心語 | 王馨怡:支教于田,奉獻青春
    天津外國語大學赴疆支教團第三幼兒園路隊王馨怡支教之行,讓我們相遇在新疆和田于田縣第三幼兒園,這裡有一位非常特殊的小朋友,他不會說話,嘴裡只會發出「唔呀唔呀」的聲音,也聽不懂任何話,無論你跟他說什麼他都沒有任何反應
  • 9.9公益日,為愛背起「支教」行囊,北京天使公益團在行動
    時值「9.9」公益日來臨之際,為了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北京天使公益團隊凝心聚力,同頻共振,聯合舉辦「9.9公益日 小小支教」系列活動。北京天使公益團隊不忘初心,為愛而行,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當中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時代新風,傳遞大愛真情!
  • 【支教風採】人格之於人,恰如花香之於花——記支教宓鵬老師
    2016年9月,贛馬初級中學的宓鵬老師主動請纓來到了龍河最偏遠的王村小學開始了他的支教生活。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他給五年級37名孩子送來了歡樂,他那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學校同行感嘆。開學第三天,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拿著聽課記錄來到了五年級的教室。心裡一直嘀咕著: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