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東方新報」可快速關注
日本東京羽田國際機場保潔員新津春子最近成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網紅」。因為最會打掃衛生,她被封為日本「國寶級匠人」。
新津春子出生在中國瀋陽,她的父親是二戰遺孤、是日本人,母親則是中國人。 17歲的時候舉家遷往日本生活,那時的春子甚至一句日語都聽不懂。由於身份特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日本,春子總是被周圍的人惡語相向,受盡欺負。剛到日本不懂日語也不會跟人交流,所以春子從高中開始就做上了唯一肯僱傭她的保潔工作,而這一幹就是21年。
她的代表作就是這家面積76萬平方米的「東京羽田機場」。這是整齊的登機大廳。
廁所乾淨到令人窒息
羽田機場連續四年被評為「世界上最乾淨的機場」
近日、《南方日報》報導稱:網友們感動新津春子的「匠人精神」,最直接的自然是其把保潔工作做到極致的態度。說起來,「把事情做到極致」可謂是一句「爛大街」的話,筆者上網檢索了一下,至少有兩位國內明星企業家都說過。一件產品是否達到極致,可能有一系列技術性指標,但一項服務呢?新津春子的啟示是將其做成「技術活」,正如文章中所提到的「去除每一種汙跡要選擇適合的化學洗劑和工具『對症下藥』」。
在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的《行家本色·專業保潔員》紀錄片中,有一段新津春子清潔機場飲水臺場景,薄薄的一層彩色油汙,卻先要用鹼性清潔劑祛油,再用強酸溶解漂白粉,還得考慮不鏽鋼飲水臺本身的不耐酸屬性,控制強酸的停留時間,一旦損害了不鏽鋼面,「就沒有意義了」。只有專業,才能做到極致,而這一切的前提,按照紀錄片大廈玻璃清潔工羽生田信之的說法是,「就是要貪婪地探索技術」。
在那期紀錄片中,新津春子和羽生田信之還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成為「行家」的另一個秘訣,即「用心」。在一些人看來,除了明顯髒亂差外,衛生在很多情況下是「摸不著看不見的事情」。而新津春子卻認為:「懷著一顆親切的心,用心考慮的話,會發現很多事情。」至於大廈玻璃擦得乾淨到什麼程度,羽生田信之的說法則是,「沒有一個最高標準,最後還是要問自己的『心』」。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出,新津春子的「心」起碼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職業精神,除了不要僅僅為了祛除油汙而傷及飲水臺的不鏽鋼面,更重要在於作為保潔員,「如果弄不掉,會覺得不安心」;二是用心,在新津春子看來,保潔並非沒有垃圾那麼簡單,而是要考慮很多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小朋友會在地上玩耍,所以就要時刻注意地板上的灰塵,因為孩子的體質弱。
從新津春子的經歷中還可以看到,要「匠人」或者說「工匠」成為一種引領精神,同樣需要來自外界的支持。比如,來自職業的認可。據介紹,日本保潔員要經考試獲取資格,而新津春子曾承認,正是這種制度使她有了目標,於是保潔員就不僅僅是一個清掃垃圾的概念,而是變成了「專業人士」。此外,還有社會的認可。僅就日本放送協會製作的紀錄片來說,專業保潔員只是其「行家本色」系列的一期,自2006年起該協會就製作了一系列各行各業的「行家」紀錄片,在展現這些人獨具特色的工作技藝,為他們贏得更多社會認可的同時,也不斷地傳達著敬業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意思的是,去年「五一」央視播出了8位「擁有頂尖技術的一線技術工人」的《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後,一些網友就曾驚嘆,「原來還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箇中感慨,真值得好好思考了。
附:新報調查
日本2016參議院大選在即,鑑於本報讀者中有不少擁有投票權的日籍華人,本報就本次大選開展以下調查,請參與者按實際想法投上您寶貴的一票。
謝謝合作!
本文系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