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800米的日喀則,是我的家鄉。我叫邊巴歐珠,2010年我第一次離開家鄉,到重慶西藏中學讀高中,故事就從這裡說起吧。
由於我們學校多數學生是直接從本校初中部升到高中的,所以大家早就相互認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友圈,不管做什麼都是三五成群,而我剛進入這個群體,沒有一個認識的人。不過好在我是一個很隨和開朗的人,總是面帶著微笑,所以很多人都願意跟我交流做朋友,這樣沒過多久我就融進了這個群體中了。
那時他們給我起了個綽號叫「歐羅」。因為在日喀則方言裡,大人會親暱地稱呼孩子「歐羅」,大概是他們覺得我像個孩子一樣無憂無慮,我很喜歡這個綽號,後來幾乎所有同學以及一些老師都這樣稱呼我。說到學習,由於我的基礎沒別人好,所以高中三年我都很努力地學習,每天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但是我的校園生活還是很豐富的,參加一些學校的活動,不僅能鍛鍊在其他方面的能力,還能認識很多人,所以社團活動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各種不同的經歷讓我很開心,所以每天都是笑口常開。也有不少人問過我:「你老是這麼開心,難道你就沒有一點兒煩惱?」 我想活著最重要的是開心快樂,自己的愉悅也能給予別人快樂。就這樣高中三年在我努力與快樂中結束了,2013年在中國海洋大學,我迎來了大學生活。
大學給了我發展自己興趣的時間和資源。我是一個足球迷,從七歲開始踢球,一直踢到現在,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到了大學,就可能喜歡上網玩遊戲,可是我還是一直堅持踢球,可以說足球是我的soulmate(靈魂夥伴)。在我們足球界,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現在踢球厲害,那不算什麼,而是過了幾年後別人都不再踢球或者踢不動了,而你還在踢球,那才叫厲害。
除了踢球,在大學期間我還關注的是提升自己的藏文化水平。高中那會兒,我們一周只有一節藏文課,後來那僅有的一節課都不上了,所以我對藏文化的了解越來少。不過,中國海洋大學有一個博愛文化交流社,它是在各大高校裡面開展第一屆藏文化節的社團,今年已經舉辦了第九屆藏文化節。在這種有著濃厚藏文化氣氛的學校裡,我開始抓住機會來重新學習民族文化,現在我正從讀藏文書、練習藏文字體開始做起。
(邊巴歐珠的藏文書法作品)
今年暑假,我不帶著任何電子產品到故鄉的一個寺廟裡學習了10多天,在那段時間,我不僅學習了藏傳佛教的相關知識,我還抽出了一兩天的時間去幫忙建佛塔,搬過石頭和水泥之類的,雖然很辛苦,但是想著佛塔裡面有自己搬的石頭,就覺得自己積了德。
(暑假維修佛塔時的照片)
這次暑假是我最快樂且最有收穫的一次假期,我希望也能有更多的同學和我一起主動學習本民族的文化,深入了解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