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戰「疫」——牛心鎮牛鮮村退伍軍人林春吉

2021-02-23 磐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林春吉,1975年12月入伍,1979年7月入黨,1981年1月復員,現任牛心鎮牛鮮村書記、牛鮮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

疫情發生以來,66歲的退役軍人林春吉始終衝鋒在前,積極投入戰「疫」,始終奮戰在防控一線,織密防控網絡,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莊嚴承諾。

退伍不褪色,爭當抗疫逆行者。在疫情防控通知後,林春吉就帶領全村黨員志願者投入戰疫,堅守卡口、入戶登記、宣傳防控知識,解決群眾需求,每一天都在抗疫一線忙碌著。

早晨,林春吉早早來到村部播放防控知識音頻,提醒村民做好防護,少出門。隨後他開始逐一卡點清理積雪,仔細地修復好被寒風吹壞的宣傳條幅和宣傳單。雖然也有志願者會到崗,但是他說,疫情防控不能鬆懈,早一點來到崗位才能更好的做好宣傳與預防!  

上午,林春吉走訪完黃順子等幾戶貧困戶,為他們挨家挨戶消毒,發放防控宣傳冊、口罩以及必要的生活物資。他自己的口罩已經用了幾天了。他說:「消消毒我可以再用,但我們村的貧困戶年紀比較大,這個非常時期他們的身體健康與安全更不能忽視,每天我都要走一遍消好毒才能放心!」

忙完這些已經是中午,他急忙趕到卡點替換下值班人員,讓他們去吃飯。直到下午兩點鐘,林春吉的工作才告一段落,才有時間吃午飯,而午飯就是一桶方便麵。

牛鮮村設立9個卡點,黨員志願者們輪流在卡點值守,本著「逢進必檢、逢出必查」的原則,對村內出入車輛和人員進行管控和登記。時常有外來人員因封村對值守人員惡語相加,林春吉總是耐心勸導,既避免發生衝突,又保證管控勸返工作落到實處。林春吉時常講:「咱們是黨員,是村幹部,受點委屈不算啥,這村裡要是出現一例感染的病人,咱們就是村裡的罪人」。正是他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成功勸返外來車輛及外來人員,築牢了全村疫情防控保障線。

晚上五點半,林春吉仍堅守在卡口,始終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緊要關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我們應該衝在第一線,堅守崗位,攻堅克難,打贏這場防控戰役。」林春吉說。

                                                     ▼

©磐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文章來源:牛心鎮退役軍人服務站)

相關焦點

  • 戰「疫」急先鋒——溫州新聞網新聞部
    1月22日,新聞部發揮網絡媒體優勢,積極創新報導方式率先開闢《同心協力 戰勝病毒》專題,在市民還沒意識到疫情嚴重時,主動策劃推出《給健康過年,多上一道保險》等多個新媒體產品,引發刷屏和關注;《戰「疫」在身邊|疫情中,黨員說「我的農莊可以作隔離點」》《戰「疫」在身邊|出錢、出力、出智 甌海在外僑胞同心戰「疫」》《戰「疫」在身邊|疫情面前她又重拾診包,仰義退伍軍人「重操舊業」當起健康指導員
  • 致敬戰「疫」英雄,山城今夜為他們點亮!
    他們是↓↓↓◆義無反顧衝鋒在前的帶頭人劉煜亮◆21天輾轉近4000公裡火線的救治專家王導新◆移動戰線上的抗疫「隱形戰士」文永生◆17年後重披「戰甲」的最美醫護劉華◆從未缺席一線救援的傳染病防治首席專家毛青◆把烈性傳染病防護經驗帶到抗疫戰場的「永動機」宋彩萍◆退伍不褪色的抗疫退役老兵趙孝英◆越艱險越向前的「急先鋒」劉景侖◆救治重慶首例治癒出院患者的主管醫生黃霞◆勇戰火線的護士長張晞
  • 戰「疫」中靚麗的青春風景線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形式依然嚴峻在這場抗疫戰爭中我們身邊多了許多可愛的人
  • 創造歷史,川普成全美首位總統,在任出席老兵節遊行
    今天是退伍軍人節,美國多地都有遊行活動,川普今天與第一夫人也參加了由美國老兵聯合會United War Veterans Council組織的紐約第100屆老兵節遊行的開場式他也因此成為了全美第一位在任總統出席該活動。
  • 9.21美國【爆裂老兵】和他的戰友們必須保護他們當地的VFW基地
    類型: 動作 / 恐怖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9-09-21(美國)片長: 92分鐘又名: Veterans of Foreign Wars / 美國國外戰爭退伍軍人 / 海外作戰退伍軍人 / 老兵IMDb連結: tt9894470爆裂老兵的劇情簡介 · · ·
  • 川普成第1位出席老兵節遊行的美國在任總統
    今天是退伍軍人節,美國多地都有遊行活動,川普今天與第一夫人也參加了由美國老兵聯合會United War Veterans Council組織的紐約第100屆老兵節遊行的開場式他也因此成為了麥克高恩說:「我很自豪地宣布,榮幸地宣布,總司令接受了我們的邀請,並將領導今年的百年紀念紐約市退伍軍人節遊行。」「這是(現任總統第一次出席)……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代初都曾來到這裡,為紐約的老兵社區服務。」
  • 榜樣 | 抗「疫」戰「貧」路上的一朵馬蘭菊
    在她和村委會的號召下,柳泉村黨員、退伍軍人、已脫貧戶、愛心人士紛紛捐錢捐物,支援戰「疫」,用拳拳真心和行動表達著對村子的牽掛和熱愛。「叔、姨,趕緊回家去,堅決不準走親訪友串門子,出門必須戴口罩……」這些話語不知說了多少遍,「惹」了多少人,讓群眾看到了這個女子是個「犟」女子。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戰「疫」一線 疾風勁草
    一線,他們用堅持築起「護城河」;用忠誠當好百姓的「守護人」,他們是戰「疫」一線的疾風勁草。  戰「疫」一線,疾風勁草用行動踐行著初心。認識和評價一個黨員幹部,不僅要看他怎麼說,更要看他怎麼做;不僅要看他平時的言行,更要看他關鍵時刻的表現。歲寒知松柏,危難見道義。逆風而行,無怨無悔,不分晝夜,嚴防死守,他們用行動為初心做了最好的注釋。
  • 百川戰「疫」 之 建安裡戰「疫」
    自從戰「疫」打響之後,項目經理林全平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他每天七點多到崗,布置好項目當天的工作後,在小區門口值守,對進入小區的人員車輛進行問詢、登記、消毒,一點都不含糊,這一幹就是一天,晚飯簡單地吃上幾口,就又返回項目部值班,直至晚上12點才回到家中。第二天又是如此。俗話說「虎將手下無弱兵」,林經理帶領的團隊也都是個個能打硬仗。
  • @五峰戰「疫」青年,你有一份青年戰「疫」紀念徽章待領取!
    五峰青年們「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2020年的五四這枚戰「疫」青春徽章正是團縣委送給你們最美的禮物!!!
  • 戰「疫」前線,華盾安達與你同在!
    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民戰「疫」已半月有餘,本該是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時刻,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離開親人甚至離開家鄉,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 湯頭派出所戰「疫」警事
    正月初三河東公安吹響了戰「疫」集結號
  • 學生園地 | 我的祖國母親是戰「疫」超人
    文/永豐小學    徐沁博你心中的超人也許是酷炫強大的鋼鐵俠,也許是飛簷走壁的蜘蛛俠,也許是力大無比的綠巨人……而我心中的超人是我偉大的祖國母親,她是一位戰「
  • 戰「疫」主題徵文|我的爺爺是戰「疫」超人
    他,就是我的爺爺——我眼裡的戰「疫」超人。有一天,外面刮著大風,風中還夾雜著豆大的雨珠。看著如此惡劣的天氣,我們都很擔心,我跟爺爺說:「爺爺,天氣不好,您這麼大的年紀,萬一受涼了可不好,再說偶爾一次不去也沒關係的。」我的話音剛落,爺爺衝著我義正言辭地說:「這可不行,現在可是舉國上下共同戰役的關鍵時刻,作為一名有49年老黨齡的我,怎能臨陣脫逃?」
  • 看冀職人「四線」戰「疫」迎曙光
    戰「疫」勝利曙光在望,這是舉國戰「疫」,全國人民英勇奮戰的成果,在這份成果裡,也有我們冀職人的一份力量。自今春全區抗疫防控以來,冀州職教中心按照區委政府區教育局統一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分「四線」戰「疫」,英勇奮戰。入戶排查戰線,不畏風險。
  • VOLG大賽|宅家戰「疫」,快樂學習
    03.29~04.05  初賽作品收集04.08~04.12決賽投票04.13公布比賽結果以①宅家戰「疫」②快樂學習為主題,二選一或者二者兼有。以個人形式參賽,參賽作品需要緊扣「宅家戰「疫」,快樂學習」VLOG大賽主題,作品發送至郵箱:會計學院📬: 1191476100@qq.com經濟與金融系、中文系、國際學院、創意與設計學院📬: 1643499633@qq.com工商管理系、
  • 戰「疫」•蘭職在行動26丨為蘭職戰「疫」注入強大輿論引導力
    推出「戰『疫』•蘭職在行動」系列報導,讓黨旗高高飄揚、湖北學生的最美堅守、學工人的暖心陪伴、後勤工作的默默奉獻、脫貧路上的防疫攻堅戰、蘭職青年的「疫」往直前、初教院共產黨員的初心、時刻準備著的機電學生、信息輔導員的溫暖防控、數傳師生一筆一划繪情、汽車人跟崗實習的戰「疫」日記……一個個鮮活的典型形象、一個個生動的感人故事,都是蘭職人防疫抗疫鬥爭的工作紀實,都是蘭職精神的生動寫照。
  • 永豐抗「疫」:「全家總動員」
    父子齊上陣,奮戰在「疫」線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防控疫情阻擊戰中,永豐鄉裡坳村陳建華、陳石泉父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抗擊疫情的大愛,為裡坳村村民構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父親是我的榜樣,看到父親每天堅守在防疫崗位,為每一位武漢返鄉人員測量體溫,我備受鼓舞,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軍人,我也要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退伍軍人陳石泉說,在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戰打響後,父親陳建華主動放棄春節休假,第一時間投身到抗擊新型肺炎的工作中。
  • 這場戰「疫」中,她們毫不遜色……
    ……這些堅定而有力的話語,出自戰「疫」一線的「娘子軍」口中。疫情之下,她們巾幗不讓鬚眉、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地戰鬥在防疫一線。「防控工作由小區黨支部承擔起來!現在誰報名參加?」徐步河 攝這支活躍在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銀髮守護隊」,成員都是原廣東儀表廠退休職工或退伍軍人,年齡大多超過70歲。黎寶珠對防控工作最上心,也最上手。
  • 如皋一村民申請退伍軍人遺屬補助,但缺乏證據!
    為了幫邵美芳諮詢遺屬補助的問題,人武部的工作人員拿出了退伍軍人轉移檔案,老兵共有197位,但經過仔細查找,並沒有發現邵美芳父親的名字。工作人員表示,要領退伍軍人遺屬補助,需要提供相關資料證明邵美芳父親是正式軍人,如果沒有證明,即使有見證人口頭表述,也是沒有用的。而按照相關規定,邵美芳的媽媽也就不能享受遺屬補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