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僑網(qiaowangzhongguo)、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近期正值英國各高校的考試季,英國利物浦大學學生服務中心福利諮詢與指導部門的一封提示郵件,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該郵件是學校專門發給國際生,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的,其中英文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翻譯標註,格外顯眼。
在郵件最後,校方專門解釋說:「我們發現,有中國學生經常不能理解英語中『cheating』一詞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提供了翻譯:舞弊。」
校長的道歉引發網友討論
微博截圖
利物浦大學有2.2萬名學生,包括7000名在校國際留學生。這麼敏感的詞語為何被單單解釋為中文,而不是其他文字?就算真的是想善意提醒,這麼做也實在不妥。
2017年5月17日,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典禮畢業生席位上有著很多華人學生。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圖文無關)
社交媒體微博截圖
還有西班牙一服裝店用中文告知中國消費者,「不要在店內打嗝或者放屁」。相比之下,德國連鎖時裝店更是絕了,直接貼出一張「八大禁止」的中文告示,不禁包含了該條禁令,還增加了另外七條。
1、請不要在店內吃東西或者喝飲料;
2、本店不提供休息場所;
3、請不要在店內剪手腳指甲;
4、請不要在店內用牙籤剔牙;
5、請不要在店內外隨地吐痰;
6、我們謝絕講價,但是可以開具購物退稅單;
7、請不要過於大聲講話,以免影響其他顧客購物;
8、請不要在店內打嗝或者放屁。
近年來,許多人認為,中國遊客的素質已有大幅提高,告示中的行為是極個別現象。
此類告示中的「特別提醒」,把個別人行為上升到群體行為,顯然有失公允。這樣長期下去,將有損中國人的國際形象。
和八妹一樣從不去國外旅遊的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