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漸漸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為了有良好的室內空氣,為了家人的健康,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使用空氣淨化器來淨化空氣。
那麼這些空氣淨化器到底靠不靠譜呢?
不久前,有網友發現新買的小米空氣淨化器,出現了一個「神奇」現象:他忘記撕掉濾芯的塑料包裝膜就開始使用,但小米卻顯示,這濾芯竟然「非常出色」工作了,而且「很好」地淨化了家裡空氣!
除此之外,不少網友還發現,自家的小米空氣淨化器自帶APP顯示的空氣品質和實際誤差明顯。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從京東商城網購了一臺小米空氣淨化器,來做個實測。
首先是戶外實測
實驗當天杭州氣象臺給出的PM2.5數值是276,重度汙染!
我們用專業儀器測出實驗地點的PM2.5數值是260左右,這和氣象臺的數據是基本吻合的。
而這臺小米空氣淨化器自帶的APP顯示室外PM2.5數值是230,比實際要低。
打開淨化器,APP上顯示「室內空氣」PM2.5濃度從0慢慢升到了120左右,然後就穩定下來了。
也就是說,根據它給出的數值,空氣中原本260左右的PM2.5濃度,經過淨化已經足足降低了一半以上。
而且,和之前的傳說一樣,我們根本就沒有使用濾芯,依然淨化了空氣,真的能有這麼神奇的「淨化器」麼?
再進行室內的實驗
儀器測定,室內的PM2.5在100左右,
打開小米淨化器,同樣沒放入濾芯。
開機後,這臺小米空氣淨化器顯示的PM2.5濃度是30左右,只有實際濃度的三分之一。
接下來,我們用香菸代替濾芯,放到機器裡,看看機器會給我們什麼樣的數據。
一根煙放在濾芯的位置,開機,一股煙霧從淨化器的出風口飄出。
APP上的PM2.5濃度一度上升到300以上,不過很快又回到了60左右。
連續的幾個實驗證明,這臺小米空氣淨化器本身是有探測器的,但測出來的數值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了大幅優化。
關於濾芯消耗的問題
不放入濾芯,只是開機,一天一夜之後,APP顯示「濾芯消耗」百分之二,可見在濾芯消耗程度上,這臺小米也基本靠蒙,並沒有準確的測算方法。
淨化數據不準確濾芯消耗不靠譜,這臺淨化器難道完全是個坑?
最後我們把濾芯的膜拆開放入進化器,正常使用一次看看。
實驗員事先在封閉的小房間裡點了兩根煙,讓房間內的PM2.5爆表,接下來打開淨化器,關閉房門。
十分鐘左右,從我們的儀器上看,空氣PM2.5濃度在淨化器打開之後,一路下降,從最初的999爆表,到最後穩定在35左右。
而與此同時,小米的APP顯示,則從600一路降到1,數據始終比儀器測定的數值小了數倍。
也就是說,正常使用情況下,這個淨化器應該還是有點效果的。
只是它顯示的數值,大打折扣……
合作請在公眾號回復「商務」,分分鐘帶你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