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陸戰隊於2018年6月在伊拉克Al Asad空軍基地的一架MV-22B Osprey上下來。網絡攻擊可能會減緩美軍對戰場的反應。(Cpl.Jered T. Stone / Marine Corps)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我們很擔心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威脅,對手將評估美國的網絡攻擊在何處以及如何使其的戰略受益。但是我不相信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一般會得到對手所尋求的回報。
美國對9月11日的反應以及對美國土地的任何攻擊都暗示了對手攻擊關鍵基礎設施以給民眾創造困難,可能與其試圖施加影響的意圖相違背。更有可能的是,影響大眾的攻擊反而增強了抵抗和戰鬥的意志,類似於英國對1940年德國轟炸活動「Blitzen」的反應。我們不能排除影響大眾的攻擊,但是對手恐怕並沒有足夠的攻擊能力來攻擊關鍵基礎設施的所有16個部門並獲得戰略能力。
攻擊者的網絡攻擊能力有限,因此我們需要優先考慮與整體戰略相一致的網絡目標。
試圖了解對手可能採取的行動、機會和方向,我們需要從對手的角度分析問題。
我的主要關注點之一是精確定位的網絡攻擊,可能會擾亂並推遲美軍向戰區的機動行動。
從潛在對手的角度來看,將網絡戰爭帶到我們的本土 - 認為通過攻擊從基地到登船港口的基礎設施和運輸網絡來延遲美國軍隊到戰區的運輸 - 是一種低投資/高回報的行動。為什麼這有關係?
首先,大部分美國軍隊都不部署在衝突爆發的地區。相反,它們主要部署於美國大陸,必須運往戰場才能加入作戰行動。從對手的角度來看,美軍抵達的延遲可能是唯一的機會。如果對手可以在衝突的初始階段利用作戰和戰術優勢,通過迅速與當地盟國和美軍在該地區交戰,可以獲得先行佔領的收益,這些收益成本太高而美軍不能在以後逆轉,這將使對手處於強勢狀態討價還價的立場。
其次,即使只取得部分成功,推遲美軍抵達的網絡攻擊行動也會給美軍造成混亂。這種攻擊意味著各部隊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到達不同的港口,只有一小部分硬體或人員到達了,而其餘部分則在運輸途中停留。
進入港口的交通延誤也將使對手有更多時間攻擊海上的海運和從登陸港口到作戰區域的部隊。從漢堡到阿姆斯特丹到波蘭東部的距離等於紐約市到芝加哥之間的距離。美國軍隊離開美國大陸前往歐洲戰區的任何延誤都會讓對手有更多的時間通過網絡、特種部隊和對峙武器來破壞歐洲內部的運輸。
第三,在衝突之前確信它能夠顯著延遲從美國大陸到達戰區的對手將會對既成事件的攻擊風險進行不同的評估。美軍訓練和條令司令部將這種攻擊定義為「旨在迅速實現軍事和政治目標,然後迅速鞏固這些收益,以便任何企圖扭轉這一局勢的美國行動都會帶來不可接受的成本和風險。」即使是對手長期處於戰略劣勢,由於假設從美國大陸到戰區的機動部隊的延遲,機會之窗可能足以讓他們採取軍事行動尋求建立成功的既成事件。
在為關鍵基礎設施設計網絡防禦時,對對手來說重要的是等式的一部分至關重要。在和平時期,網絡攻擊可以探測整個社會的系統,從水廠、學校、社交媒體、零售、一直到鋸木廠。戰爭時期的網絡攻擊將有更明確的意圖,並尋求支持該戰略的特定收益。因此,必須確定在戰爭中至關重要的關鍵基礎設施並確定其防禦優先次序,而不是試圖擴大防禦範圍以涵蓋和平時期所觸及的一所有切。
作者:Jan Kallberg:博士,法學碩士,是西點軍校網絡研究所的科學家,也是美國軍事學院社會科學系的助理教授。其所表達的觀點是本人的觀點,並不反映西點軍校、美國軍事學院或國防部的軍事網絡研究所的官方政策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