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時間:
周二晚上 8 點整的黃金時段。
😆聊天心情:
仿佛看了一場綜藝。
作者剛開始有點兒忐忑,後面真實地在電話裡笑出聲。
💭聊天氛圍:
優雅又不失幽默。
📋聊天內容:
一場妙趣橫生的故事大會。
從童年到《奇葩說》到社交網絡槓精殺手。
(其間暫停過三分鐘,
因為肖驍的狗跑去了洗手間。)
很多人誇我說:「肖驍,你可真是個做自己的人。」這可真是誤會大了。
事實上,哪怕是在《奇葩說》第一季的舞臺上,我也不能說是在完全「做自己」。可能那樣的表達方式、那種犀利的語言風格,對我而言是最有利的武器。
一個好的辯手,他/她應該是一個演員。因為辯題的情況不一,有時候你就是要強迫自己說一些你自己內心完全不認可的價值觀,而且要帶著那股勁兒據理力爭。
我覺得錄《奇葩說》錄久了的人,應該都會有一個能力,就是能夠感受到觀眾的呼吸,知道現場的觀眾想聽什麼。他們投票不會是想聽到「我自己不認可這件事,但是好新鮮啊我要投給你」,他們就是要聽「這個事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我怎麼沒說出口」。
但掌握了觀眾的這種心理去辯論,就和我當初進來的出發點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第四季結束的時候我就跟馬老師提過,堅持到第五季、第六季,情況越來越嚴重,我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 2020 年我決定不再常駐參加了。
但這麼幾年下來,跟那些同事在一起那麼久,我的思維模式也被訓練出了一套體系,習慣用一些辯論手法去拆解問題。反映到自己的生活中,就是我的自我合理化能力加強了。相對於以前,情緒更容易找到出口。
以前,別人說我點兒什麼,我總是肌肉反應般地立刻反駁,去告訴別人你說得不對,只有我自己堅信那套才是真理。但辯論「弄」多了之後,會比較容易聽得進別人說的話,明白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
所以我現在不太會跟人去吵架,更多的是在辯駁。因為你把自己的語言利用率提高上去的話,你根本不可能跟人家連篇累牘吵得死去活來。
不過也存在著一個例外,那就是我媽。
我和我媽是從小吵到大的。小時候我比較叛逆,經常因為錢跟她吵起來。初中那會兒我非常喜歡買衣服,我媽覺得我給你錢是讓你吃飯的,但對我來說時尚就是我的精神食糧。有一次被她發現我把坐校車的錢拿去買衣服了,吵得天翻地覆。而且我媽是那種會動手的類型,有一次被她打完,家裡面的氣氛非常糟糕,我淚眼婆娑地站在那兒,想著要怎麼氣到她,就開始邊哭邊唱歌,那個畫面真的很像「神經病」。
現在當然不會再吵這種架了,但也出現了新的矛盾。前段時間我過生日,約了一群朋友來家裡玩兒,我就讓原本住一樓的我媽去二樓我的房間睡,因為我們要放點音樂的話肯定會吵著她,結果她非爭著說根本影響不到。但我的點在於,如果她就在隔壁,音樂放得有多大聲,就代表我和朋友們有多麼沒教養。
這是完全的價值觀衝突。他們那一代人,像我媽這種,就是習慣性去吃苦,不能過好日子。但她有一個撒手鐧,一出我就知道完蛋了——哭。
有一兩次吵完架以後,我媽開始流眼淚,我當時想你還不如打我一頓。長大以後我發現,跟父母吵架真的不是對錯之爭。有時候家長生氣並不是因為覺得你做錯了,而是你為什麼不認錯。當父母的權威受到挑戰的時候,這件事情比你本身做錯的那件事情要嚴重得多。所以每當他們感覺到你翅膀硬了,會崩潰的,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是你大了,而是自己老了。
這種時候,我就會非常後悔去和我媽吵架,哪怕我仍然覺得自己對的。但因為你傷害到你最愛的人了,這件事情一定是錯的,這是沒有辦法講道理的。總的來說,和我媽的矛盾都還是可以紓解的。另外一些情況我才是真的沒有辦法、只能保持憤怒的,那就是蠢人做蠢事。
以前我討厭壞人,現在我更討厭蠢人。比如在網上攻擊我「好娘」的,這是壞人,我現在已經無所謂了。但那種直接給你扣個帽子說你偷換概念的,我就會有點兒蒙。在我看來,一個人要點評什麼,必須要說出自己的道理,不然的話你其實是沒有資格去說這件事情的。前陣子成都確診新冠病例的時候,社交網絡上開始傳其中一個小姑娘的活動軌跡,有些人就開始點評人家一個晚上去了幾個酒吧轉了多少場,這種就完全是蠢人。
跟蠢人吵架是不可能贏的。他之所以蠢,不是因為沒邏輯,而是活在自己的體系裡邏輯自洽。我從來不覺得自己跟人吵架能贏,是因為我技巧好或者是反應快,我從來都是覺得自己有道理,而不是為了面子硬槓——真的做錯事的時候,還沒到吵架那一步,我就已經先去道歉了。
其實要判斷跟一個人吵架到底輸了或者贏了,真的是有一些具體的評判標準的。就像我說的要「優雅地吵架」,第一重要的就是姿態,我們經常說「你急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代表對方沒有道理的標誌。還有一個就是翻舊帳,當一個人開始給你翻舊帳,說明他/她手上已經沒有東西(可講)了。
所以我不會用很快的語速去罵人,因為這樣對方提取不到信息點。反而會儘量冷靜地把觀點表達出來。情緒過於激動的時候,你其實只是在表達情緒,而沒有表達觀點。但情緒是最不值錢的,情緒只在《奇葩說》這樣的舞臺上才是有價值的。
對我而言,如果一件事情沒有邏輯,我們不攤開來講,它就會是一個隱患,以後總會出事兒。
從小到大,我都不是那種服從系的「老好人」。我覺得人們可以不去製造衝突,但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去害怕衝突。因為衝突這個東西有的時候你是避免不了的,遇到衝突去解決衝突就好了。因為我覺得,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在迴避衝突的話註定失敗,那他這輩子,他真正怕的不是交鋒,而是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