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流感活動總體呈上升趨勢,但與往年數據相比,尚處於一般水平。」上海市疾控中心傳防所急傳科主任潘浩說,流感「年年有、月月有」,只不過冬春為高發時期。
「絕大多數人感染流感不會引起重症,大多1周左右自愈,咳嗽等可持續1-2周,所以沒必要恐慌!」同時,他給市民「劃重點」,希望大家記住這些流感知識。
【知識1】流感快篩陰性,不代表不是流感
流感快篩的敏感度大約為60%-70%,也代表患流感的病人大約僅七成快篩結果會呈現陽性。因此,還是需要由醫生以臨床症狀結合血常規等指標來判斷。
快篩只是一個輔助診斷工具,只能給醫生作為參考。一般在流感季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病原學檢查。
【知識2】重症流感病患,只是少數人而已!
流感大多為自限性,大部分流感患者都屬於輕症,僅有極少數人感染後病情會迅速轉為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等高危人群。所謂「重症」,指的是流感並發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腦炎等。
【知識3】流感預防,打疫苗仍是首選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通常接種流感疫苗 2-4 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我國各地每年流感活動高峰出現的時間和持續時間不同,為保證受種者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需要年年接種。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強體質;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出現流感樣症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