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鯤鵬友
10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於11月4日至6日訪華。
馬克龍上任兩年,兩次訪問中國。
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對法國的極端重要性。
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對於中國,馬克龍還有過這樣的言論:
要聯合美國,在亞太建立「法國戰略」,以平衡中國的崛起!
什麼叫「平衡」?
說白了,其實就是牽制,就是遏制!
事實上,還有法國媒體用馬克龍的漢譯名字做文章。
說什麼法國總統這匹「馬」,可以「克」中國這條「龍」!
中國這條「龍」的騰飛,真的是可以被法國「克」住的嗎?
相信,做文章的法國媒體也清楚地知道:不可能!
歷史上,法國的確曾經比中國厲害。
甚至,還曾經騎在中國頭上,作威作福。
曾經逼迫腐朽無能的舊中國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一系列條約!
但是,現在,法國上下,包括馬克龍本人,都清楚地知道,他們能做的,只有搭中國前進的便車,同時發展。
如果想用辦法克制中國,遏制中國,最終倒黴的一定是法國自己!
話題到了這兒,我們可以再擴展出去。
中國的崛起,是可以被什麼外部力量,比如歐洲其他國家,比如美國遏制住的嗎?
如果美國、歐洲鐵了心遏制中國,中國就會被壓趴下嗎?
其實,這個話題再引申一步,就是下面這個重大問題——
中國的崛起,只是一個意外?
還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中國的崛起,只是一個意外,那必然會有一些外部力量,遏制這個意外繼續發生。
如果中國的崛起,是一個歷史的必然,那一個必然的推論是——
任誰的力量,都無法遏制中國的崛起!
中國的崛起,就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可阻擋!
任哪個國家給中國出難題,都是螳臂當車!
都是以卵擊石!
美國原國務卿基辛格,是有名的中國通。
同時,他是堅決維護美國的利益的,絕不會為了迎合中國,向中國唱讚歌。
這樣一個人,是怎樣評價中國的崛起的呢?
他說:
近200年的中國,或許只是歷史上一個短暫的意外,這並不是常情。
如果中國今後要回到屬於她的位置上,並不意外。
這段話,很有見地!
近200年的中國,是怎樣的一個中國?
從1840年鴉片戰爭算起,中國開始被西方列強欺負,割地賠款!
險些亡國滅種!
但是,這並不是中國的常態!
中國的常態是:
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中國都是世界第一大國!
不用說,唐朝時,中國是世界的中心!長安是世界第一大都市!
當時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遠遠大於今天的美國!
當時長安的國際影響力,遠遠大於包括紐約在內的美國今天的任何一個城市!
甚至,一直到了清朝中後期,中國都是世界第一!
我們回顧這些,不僅僅是為了回憶往昔的輝煌。
而是證明,中國的輝煌和強大,是我們的常態!
2010年,我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製造業產出佔世界的比重接近20%。
這個數據應該怎麼解讀?
不是中國終於超過了美國。
不是中國終於成為世界第一。
而是——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丟掉的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地位,在經歷了一個半世紀之後,被我們重新拿了回來!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這一定會成為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基辛格說:
如果中國今後要回到屬於她的位置上,並不意外。
那屬於中國的位置,是什麼位置?
顯然,就是世界第一!
數千年來,中國一直世界第一。
從中華民族開啟偉大復興的步伐開始,中國就不斷重新奪回一個又一個世界第一!
對此,基辛格說:
「並不意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
「美國必須接受,阻止中國崛起不可能!」
為什麼美國阻止中國崛起不可能?
因為,第一本來就是中國應有的地位!
崛起,本來就是中國應有的狀態!
最近兩年的事實也證明了,川普不論怎麼制裁中國、制衡中國,都是白費力氣!
中國,加油!
我很慶幸,生在這樣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