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駐華大使:歐盟不會選擇同中國對抗,世界應接受中國崛起

2021-02-28 美文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以意識形態偏見為主導的競爭和對抗不符合絕大多數國家的意願和發展利益,在疫情催生地緣政治格局動蕩之下,歐盟將對華關係的重要性再度提升了一個檔次,近日希臘駐華大使伊利奧普洛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對中歐關係提出了自己觀點:歐盟不會選擇同中國對抗,世界應接受中國崛起。                                                                                                                                                                

                                                                                                                                                                

希臘大使呼籲積極看待中歐關係

伊利奧普洛斯在接受《南華早報》專訪時談及希臘對中國的看法,他強調希臘視中國為合作夥伴,有意願在更利於拓展合作,而歐盟也應該聚焦於合作,朝積極面看歐中關係。

希臘此前經歷債務危機時,一些西方國家唯恐不及,而中國為希臘帶來了投資,比雷埃夫斯港的建設項目就是在希臘危機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中遠集團在比港投資,帶動當地的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使比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而現在,比雷埃夫斯港是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

此外伊利奧普洛斯還對兩國未來在更多領域開展合作進行展望,他表示,希臘致力於進一步發展對華關係,未來在農產品、工業、旅遊等領域等都更深入的合作和往來,希臘對中國投資持歡迎態度。                                                                                                                                                                

                                                                                                                                                                

隨著中國各領域在海外的投資增多,未來中國將不僅限於是各國的貿易夥伴,還將成為重要的投資來源,以對抗對中國出口、投資和海外建設設置障礙,最終傷害的是兩國彼此的共同利益以及人民之間的感情。

正視中國崛起

希臘在同中國不斷加強合作的同時,也呼籲更多歐洲國家能摒棄對抗聚焦合作,這既符合雙方利益,也有利於全球兩大力量的交流和合作。

希臘在去年正式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成員,對此歐盟內部對希臘曾施加壓力,但正如伊利奧普洛斯所說,該合作機制是中歐溝通交流、合作開展的工具和橋梁,反對者認為該合作機制將削弱歐盟的指責是毫無道理的。                                                                                                                                                                

希臘在和中國深化合作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了合作帶來的好處,同樣也希望歐盟不要選擇同中國對抗,隨著中國逐漸強大,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西方國家有必要正式中國的崛起和日漸強大。

相關焦點

  • 面對新時代中希關係發展和經濟合作,希臘大使這樣說
    最近,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17+1機制)和農曆新年之際,希臘駐華大使伊利奧普洛斯先生接受了中國媒體的一系列採訪
  • 十九大時光丨巴基斯坦駐華大使:中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五年一次的盛會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利德近日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十九大的召開是中國發展進程中重要的歷史性時刻。過去五年中國成就非凡,下一個五年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 尷尬,美國駐華大使回不了中國了
    尷尬,美國駐華大使回不了中國了。                                                              2020年已經過半,疫情仍然肆虐全球。疫情初期,川普以保護美國人民為理由撤掉了中國一千多名美國駐華大使,並且還有他們的家人。
  • 歐盟國家為何害怕和中國衝突?
    目前歐盟層面正在研究共同的對策,但那顯然落後於美國的措施。華盛頓最近宣布了對一些中共官員的籤證限制。而德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克制。例如,德國和法國建議的方案中沒有提及採取經濟懲罰措施或可能制裁對香港國安法負責的中國官員。
  • 中國大使這張照片,外交部回應了
    18日,一張「歡迎儀式上,中國大使從人們背上走過去」的圖,成了美澳政客非議中國的最新素材。
  • 南財對話丨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英中關係有韌性能夠承受壓力,英國依然歡迎中國投資
    作為英國自1972年以來的首位女性駐華大使,吳百納在英國外交界被視為「中國通」。9月4日是她作為駐華大使任期的最後一天,下一站,她將奔赴紐約出任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此前的8月19日,吳百納在北京舉行了離任前最後一次新聞發布會。她先後用中文和英文對媒體講話,稱英中兩國雖然在華為等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但在很多問題上擁有廣泛共識。
  • 參考快評 | 美國駐華大使館的這條闢謠,值得細品……
    該網文以美使館拍賣物品的消息為由,推斷美國駐華大使館「這是準備要走了」。在美使館文章截圖上,這篇網文被打上了一個鮮紅的✘。在中美關係面臨十字路口的敏感時刻,任何細節都不會被孤立看待。具體到美國駐華大使館的這次闢謠,筆者也覺得頗值得細品:一來大概是想以正視聽。
  • 貝南共和國駐華大使親切接見萬合商匯業務負責人一行
    10月27日下午,應貝南共和國駐華大使西蒙・阿多韋蘭德先生 (H.E. Mr. Simon P.Adovelande) 的熱情邀請,天維盛康集團副總裁侯路怡女士、胡建民先生,北京萬合商匯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張智先生一行前往貝寧駐華大使館,與大使先生及使館相關工作人員就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進行了親切的會談。
  • 為什麼中國不會屈服於川普對TikTok的國家式敲詐勒索?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9月22日報導,原題:現在不是屈辱世紀了!為什麼中國不會屈服於川普對TikTok的國家式敲詐勒索。中國有一段「屈辱世紀」,是政治經濟受西方列強剝削的時代,被迫接受不平等條約。百年屈辱史對中國今天如何看待與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與西方的關係有著深刻的影響。在北京看來,川普政府試圖在多方面對抗並遏制中國,尤其是在科技和貿易領域,這種方式讓人想起過去的屈辱日子。
  • 澳洲駐華使館發微博支持新冠調查,遭中國網友怒懟
    ,稱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一項關於全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決議,這是一項裡程碑式的決議。該決議由歐盟領導並由130多個世衛組織成員國共同發起,澳大利亞政府對此表示歡迎。「「該決議承諾儘早對COVID-19進行公正、獨立且全面的評估,以回顧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協調國際衛生部門應對疫情的工作,並致力於從這一過程中吸取經驗教訓。」
  • 獨家專訪丨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藉助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展示馬爾他共和國別樣魅力
    期間,馬爾他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藉助電影節亮點之一的H!Market市場,設立展臺,展示馬爾他共和國的別樣魅力。為此,我們特邀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進行獨家專訪。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藉助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展示馬爾他共和國別樣魅力陳奕彤 記者:大使先生您好,讓我們先從您對本次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印象來開始今天的採訪吧?
  • 新任日本大使本周來華,官邸隔離2周
    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將於本周來華。《環球時報》記者獨家獲悉,垂秀夫將從青島入境,隨後在北京日本大使官邸接受為期2周的隔離。
  • 為阻止中國崛起,美國應集中攻擊人民軍的三個弱點
    首爾新聞2月6日報導,華盛智囊團「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近日在題為《抓住弱點:為應對中國軍隊全球化的聯合戰略》的報告中提出,為阻止中國崛起,應集中攻擊人民解放軍
  • 對華最友好的3個歐洲國家,視中國人為兄弟,時刻盼望中國崛起!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洞見博弈」,再點擊「關注」,再點擊右上角的…,點擊置頂公眾號或者設為星標,這樣就能加入我們了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大小有些國家之間有真正的友誼,比如中國和巴基斯坦。一個真正的朋友會希望你變得更加富有和強大,在國家層面也是如此。關係密切的國家總是希望你們足夠強大。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雙方的發展,實現互利共贏。這是保持良好關係的關鍵。
  • 「中國在塞爾維亞的表現觸動歐盟」
    香港《南華早報》2月8日文章,原題:與塞爾維亞的密切關係助力中國打入歐盟疫苗市場 在歐洲國家仍舊為新冠疫苗短缺而苦惱不已之際,中國已伸出援手向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供應疫苗,從而在歐洲大陸斬獲其軟實力外交戰略的政治利益。中國製造商國藥集團的100萬劑疫苗1月中旬運抵,大大加快塞爾維亞695萬人口的疫苗接種計劃。
  • 為什麼中國被豁免,玄機在這兒
    美對伊朗制裁被稱為史上規模最大的,華盛頓的決絕之處在於它要求世界其他國家也斷絕與伊朗的石油與金融往來,否則它將制裁對抗其要求的第三方。客觀說,這是相當霸凌的做法。伊核協議是安理會五常加德國與伊朗共同籤署的,在安理會備了案,伊朗迄今被確認執行了該協議。
  • 10國重量級客人來華,王毅親自接待,向世界釋放重大信號
    中國和東協作為地區的重要力量,在國際形勢動蕩變革期加強團結合作將為地區繁榮穩定注入。11月以來中國和東協開啟了新一輪合作接觸。外長會見東協十國駐華使節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會見東協十國駐華使節。我國外長同東協十國駐華大使每年都會開展交流,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中國同東協國家的合作更為密切。
  • ...是患難與共的好兄弟」——訪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
    來源:【人民日報】「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令人印象深刻。」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中國疫情防控成效以及積極促進抗疫國際合作:「阿中兩國相互支持,共同應對疫情挑戰。
  • G20進行時 力爭實現中國和申根區互免籤證?願望是好的!祝國足先進世界盃
    又是熊貓又是足球,中德關係,中國和歐盟的關係Looks Good我個人認為,我們應在不久的將來力爭實現中國和申根區互免籤證沒毛病,駐華大使表達了良好的願望!Personally!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也是曲折滴!歐洲是大家喜歡的目的地,今年特別熱,我們昨天也分析了,國慶歐洲線今年的特價不如去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