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馬克思反對私有財產制度的最小單位——專偶制婚姻,而同性戀情是對這種父權+男權家庭生產關係的最直接挑戰嗎?早在列寧時代,地球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就通過在1917年廢除沙皇法典,有效地合法化了同性戀。最初的俄羅斯蘇維埃刑事法典沒有將同性戀定為犯罪,因為該主題被直接省略。
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健康委員Nikolai Semashko將同性戀解放「作為(性)革命的一部分」,並試圖在民事和醫療領域推動改革。作者1923年,Georgy Chicherin作為一位公開同性戀者,被任命為蘇聯外交人民委員。反而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躍而成歐洲的反同急先鋒。
同性戀不是病,恐同才是。對於人們紛紛染上恐同症的原因,一向眾說紛紜。
一種解釋是,恐同可能是出於對「男子氣概」的維護。就像恐高症患者明知道掉不下去,站在高樓向下看時仍會感到害怕,「恐同症患者」發現「男人就一定要如何」的社會刻板印象被打破後,就會產生不安全感,那是誰規定男人就該怎麼樣呢?
另一種解釋是,恐同可能來自於「厭惡」。如果你問一個恐同症患者怎麼看待同性戀行為,十有八九會得到「這是違反自然的」這種回答。可是,動物中也有五花八門的同性戀行為。大約400個物種有同性戀行為,其中與人最接近的物種是倭黑猩猩(雄性和雌性都有)。
第三種恐同症患者的理論依據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不反對同性戀我只反對美利堅」。但同性戀既不是帝國主義特色,更不是糖衣炮彈啊……
帝國主義的霸權舉不起彩虹旗,社會主義反而能高揚起平權的旗幟,下面土逗想給大家舉兩個同性戀平權與左翼運動結合的例子,歡迎大家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