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環境日,廣東交通集團所屬的在建高速公路大豐華項目傳來消息,伴隨著大湖崠隧道洞口100多棵火焰木和鐵冬青完成回植,項目的補綠覆綠工程已完成76%。
我們在大豐華高速的建設現場可以看到,施工現場綠意盎然,大湖崠隧道出口鮮花怒放,樹木蔥蘢,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此前黃土裸露的中分帶,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花紅草綠、錯落有致的小花園。
添新綠,融入3個市級自然保護區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項之初,大豐華高速的建設管理者們就確立了項目建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之路,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讓高速公路融入綠水青山。
八鄉山、鴻圖嶂等3個梅州市級自然保護區,是大豐華高速必經之地。因此,隧道洞門設計施工過程中,不僅融入八鄉山紅色革命元素,客家文化元素,還注重運用植物科學搭配,主題鮮明,一目了然。
湯西互通微地形改造
項目充分考慮氣候、雨水因素,抓住春季黃金期,對主線取棄土場、邊坡等區域綠化。精心選用草籽,採取人工播撒及機械噴播等方式,開展地毯式覆綠作業,在雨季來臨前掀起一輪綠化熱潮。
為打造綠色生態的路域景觀,為司乘人員提供良好的路域環境,項目挑選「紅、橙、粉」等不同顏色的開花喬木,作為互通主題植物。因地制宜對全線互通立交進行分析改造,使其形成起伏平順、排水順暢、美觀大方的微地形,綠化層次更豐富,與周邊環境更和諧,相得益彰。
再回歸,移植1128棵原生苗木
在大湖崠隧道口,100多棵火焰木和鐵冬青吐露新芽,展現出勃勃生機。
項目在紅線內施工清表時,以「原木移植」的方式,將紅線內的1128棵原生苗木,移植到苗圃場保護、培植。待土建施工完成,開展綠化工程施工時再移植回原處,利用本土植被進行生態修復,既減少外來植物對當地生態群落造成的入侵與危害,又保證了修復的原汁原味。
大湖崠隧道洞口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設計施工理念,體現在每一處細節。剩餘原生苗木將會根據施工進度,陸續分批移植「回歸」,讓綠滿「豐華」。
優水系,助力1500多畝農田灌溉
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連著群眾生產生活。
大豐華高速沿線途經多個村鎮,考慮到沿線群眾的實際需要,在開展全線水系接順的同時,深入沿線村落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以方便沿線村民的生產生活為前提,對水系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把臨時水渠改造成永久水渠,助力1500多畝農田灌溉,提升農田灌溉質量。
水系接順助力灌溉
接順項目沿線原有地方灌溉、排水系統,使沿線路基施工區域形成完整、流暢、美觀的排水體系,美化了生態環境,造福了一方百姓。
部分媒體報導截圖
圖文版權歸廣東省南粵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