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除了高興還是高興。
一是某個裝逼的煞筆,弄了一個民警的感謝信,還特麼不要臉的弄的原創,然後別人發了之後,這個王八蛋居然投訴,臥槽,真不要臉!!然後被罵成了狗!
二是三星上將扎木斯,尼瑪,你是我從警生涯見過的裝逼裝的最狠的人,我現在來發一下你的頭銜:
中國聯合國維和部隊總司令部,特別執行證,張有忠,臥槽我還以為是局座召忠呢,職務副司令,軍銜三星上將。。。。。還特麼籍貫是新疆吉木薩爾,。。。。。
我暈了,真暈了。。。。。
你的座駕是不是太親民了?你的證件弄出來,把你警察叔叔嚇死嗎??
你堪稱2019沙雕之最,裝逼之王。。。。。。。。。
我先給你介紹一下民國的將官制度:
1931年4月,國民黨政府頒布《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當時授軍銜沒有統一的機構,國民政府可以授,總司令部可以授,軍事委員會可以授,甚至上級機關或軍政長官也可以授。另外,當時軍銜和職務相比,銜高職低的情況比較普遍,軍長大都授上將。一些地方軍閥,也自封為上將。1933年,當時蔣介石在一次紀念周上講話說:「國民黨軍隊同列強相比,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
為了整頓軍隊軍銜混亂狀況,以適應其軍事上的需要,國民政府決定對軍銜進行修訂。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國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陸、海、空軍《官制表》和《士兵等級表》。1935年3月,頒布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為一級上將、二級上將,增設特級上將。特級上將,只授予蔣介石1人;一級上將,授予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陳紹寬、胡宗南、白崇禧等人。
特級上將、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常服的軍銜標誌,抗日戰爭結束前都是金版領章上綴3顆三角星。抗戰以後,常服的軍銜標誌,由領章改為肩章,二級上將為3顆五角星,一級上將、特級上將分別為4顆星、5顆星。因此,也分別被俗稱為「三星上將」、「四星上將」、「五星上將」。也有人是死後才被追贈的,如張自忠、廖磊等;還有人生前死後都未正式晉升二級上將,如錢大鈞、羅卓英等。
這是蔣光頭總司令的,至於建國之後的,你可自行百度。。。。。
我就關心一點,牛逼如此,你被拘留嗎?
胖子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