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專輯中最能聽見以前陳珊妮的單曲。
華麗麗的分割線
來來來,今天,我們在聊珊妮公主的新專輯前,先來聊一聊裝逼。
裝逼在百度百科的解釋是:一種是以賣弄做作獲取虛榮心的自我滿足甚至欺騙性質的行為,向別人表現出自己所缺少不具備的氣質。
真是一句話罵了很多人呢...
不過呢,我小宇宙可不是這麼刻薄的人。(Excuse Me?)其實,你們摸著自己的良心。有人不會裝逼嗎!裝逼是天性啊!小學拿著親戚家過年給的紅包給自己的四驅車裝上了美洲豹馬達;初中買了一件限量版非主流跨到塵埃裡的垮褲;大學咱兩幾個月的前買了一個布滿雙G的古奇錢包。裝啊!死命裝啊!雲淡風輕做作到死的裝啊!為什麼要壓抑自己的天性啊朋友們!!!朋友們!!!
等一下,如果裝逼是天性,那就沒有什麼值得被譴責的了?當然不是,裝逼併不可怕,可怕的是裝了太大的逼,或者是,裝逼的人不知道自己在裝逼。拿本三毛就覺得全世界只有他能看懂刻骨銘心的愛心,買了張田馥甄就覺得自己小眾的沒有人懂,泡杯雀巢速溶就覺得是法國電影裡優雅的女人,去趟泰國就覺得自己是自在如風的少年,買個奧特萊斯打折包包就覺得自己分分鐘富可敵國成為大款。請自行對號入座。
i
我們有太多的事情想要與他人分享,我們也想要證明自己有多麼的與眾不同。這本就是理所應當希望得到認可得到喜愛的本能。只可惜在這個過程中常常沒把握好分寸,真實,謙卑,誠懇,才是最好的方式和態度。
好啦,回到專輯本身,為什麼要在開頭說一說裝逼這種事情呢。其實是因為,陳珊妮的新專輯《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剛一發發行,這個與郭四娘《悲傷逆流成河》以及陳綺貞《旅行的意義》裝逼程度不相上下的名字被一眾老歌迷和樂評人抨擊,包括我。這不是我所認識的陳珊妮。陳珊妮從不,也不需要裝逼,陳珊妮有逼格。
變成陳珊妮的腦殘粉是在2012年,當時她發行《I love you, John》。和王墨石去雍和宮糖果看了她的 Live House 音樂會,陳珊妮很健談,很美,當然唱的也很隨性,喜歡的不行。她真實自然不做作的個性與她的作品達到了非常完美的統一。於是回去開始複習她早期的一些專輯。 從1994年的《華盛頓看到櫻桃樹》到《完美的呻吟》,再到《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到《I love you, John》陳珊妮真正稱得上百變,不論是造型,曲風還是唱腔,似乎根本無法定義。但自始自終貫穿她20多年音樂生涯的,是她表達的欲望,通過歌詞,通過旋律,通過編曲,通過音樂錄影帶。她對於女性意識的探索(《趙一雙鞋》),性意識的解放(《波麗露露》),社會現實的反應(《低調人生》)。她表達自我,表達觀點,不矯情不掩藏,不無病呻吟,直接赤裸裸。在當時樂壇所帶來的實驗性深刻度早就超越了流行音樂的範疇。所以我常說,陳綺貞這些所謂小清新現在玩的東西,陳珊妮在九十年代就玩不要了。
對於陳珊妮的既定認知使得我的高期待因為這樣的新專輯名而落空。而且,陳珊妮找來了包括蔡明亮,聶永珍,鮑晶晶等「裝逼界」的名人為專輯歌曲撰寫歌詞。身為一個無比清楚自己風格的製作人,陳珊妮不應該不清楚「隔行如隔山」這樣的定律。聽慣了陳珊妮自己寫詞的歌迷無法接受這些並不流暢的文字。但當我在陳珊妮的豆瓣發現她寫的一段話。我瞬間懂了她的意思。
「我們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為所欲為了,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凝視那些我們其實看不見的, 欣賞那些我們從來搞不懂的, 不曾經歷的一切。謝謝你們的作品在這個世界令我發現…
最簡單的好奇與勇氣, 來自於更清晰的
---旁觀者之心。」
陳珊妮
其實,這是一張用書的概念為介質講述回憶的專輯。音樂以旋律和歌詞構成。文字和音樂一直以一種微妙的關係共存著。陳珊妮尋找文學創作者為其專輯歌曲寫詞是為了進一步把歌詞放大到書籍,到文學,探尋旋律和歌詞的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閱讀紙質書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這樣的概念也和專輯回憶的概念不謀而合。
那麼,回憶的是什麼,回憶的是自己當初的「裝逼」。從專輯名來看,《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發現沒有,為什麼是「如同」,悲傷真的被下載了兩次嗎?顯然沒有。為什麼是「兩次」,說明其實已經「下載」了一次。這一次是什麼時候下載的?年輕的時候。從專輯名陳珊妮就給樂迷拋出一個問題。你願意把你年輕時候的悲傷再下載一次嗎?就算你願意,但它真的能被重新下載一次麼?而且,這樣拆解我們就可以發現,陳珊妮是透過模擬悲傷被下載兩次來講述年輕時候的裝逼這個現象。這和其他的裝逼歌手是有本質區別。為什麼一些裝逼歌手會被眾多歌迷喜愛,真是因為他們希望透過歌詞喚起聽者回憶裡的意象,情緒,情感。這與年少時的無病呻吟並無兩樣。更重要的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裝逼。但是從陳珊妮的「旁觀者之心」言論可以看出來,這張專輯獲取感動,陳珊妮知道她要裝逼。陳珊妮要故意裝逼,並且極近裝逼之能事,通過模擬裝逼來討論裝逼。是不是很像繞口令。舉個例子,瑪麗蓮夢露的宣傳照海報被Andy Warhol編輯集合進入到了美術館成為了藝術品。廁所裡的馬桶被杜尚放進美術館成為了達達主義的代表。這些事物本身僅僅是事物,但藝術家通過複製,提取,更重要,旁觀者的身份去展現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從具體的事件提升到性質的研究,這樣的態度和實施的過程使得事件成為代表而非事件本身。陳珊妮在做著類似的工作,通過模擬展現裝逼的來探討裝逼這一事件。從這個角度來說,陳珊妮就是一個藝術家。
為了採取旁觀者的身份,陳珊妮避免自己書寫歌詞,不以「我」這個身份來表述,而是找到幾個小清新最愛文化名人幫忙,歌手變成講述者和旁觀者而非經歷者。而且,他們並不高明的寫詞技巧就像我們年輕時偷偷寫在日記本上的憂傷詞句。陳珊妮又不動聲色的把自己的態度悄悄放進歌裡。有嘲諷,有懷念,也有冷靜。她的敏銳認知並未退化。在編曲方面,陳珊妮採用輕電子風格為主軸,再一次與那些鋼琴吉他配器的青春小清新區隔開來,又一次強調了自己間離者的身份。
這樣我們發現,這張專輯並不是一張好消化的專輯。回憶就像慢慢消失在人們視野的紙質書。無論用什麼方式,我們也無法真正回到過去的主題思想殘酷而冷漠。陳珊妮還是那個陳珊妮。
沒有經歷,只有緬懷,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
專輯同名單曲《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由林宥嘉作曲,陳珊妮作詞,可以說是最為流行化口水化的歌了。歌詞MV做的業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