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5嗎?我要投訴,屯溪區益康堂大藥房賣的飄安口罩生產日期有問題!」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安徽省黃山市市場監管局接到了一個投訴。
領到任務的是該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主要負責人葉建德。今年58歲的葉建德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市場監管老兵,深知執法辦案行動迅速的重要性。1月25日8時,他和辦案人員便出現在藥房門口。
9時,藥房一開門,辦案人員便現場檢查,查獲標註生產日期為2020年2月2日、2月6日的「飄安」口罩各5包。
葉建德說,稍遲一步,這10包「早產」口罩就可能被買走,「沒有實物,就無法繼續辦案。」他說。
1月27日,在接到飄安集團出具的「這批口罩是假冒產品」的鑑別意見後,他又果斷決定啟動行刑銜接機制,及時調整辦案思路,移交公安機關先行偵辦。
在查處另一起假「民樂」口罩案時,葉建德與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到被舉報的藥房,卻沒查到實物。他們當機立斷,火速趕到批發這批口罩的黃山博宏醫藥銷售公司,查獲一個空外包裝紙箱和某醫院退回的10包口罩。「稍微一猶豫,可能就會空手而回。」 葉建德說。
同事們都說,敢於克難是葉建德辦案的一大特點。查辦假「民樂」口罩案時,消費者質疑口罩質量有問題,但銷售方出具了一家正規醫藥銷售公司的銷售單據、質檢報告。葉建德和辦案人員並未被表面證據迷惑,立即聯繫生產廠家新鄉華康衛材有限公司。
「肯定是假冒產品!」廠家負責人通過對比上傳的產品及合格證圖片後,出具了鑑別意見,成為案件定性的重要證據。
「我們這裡藥房賣的飄安口罩可能也是假的!」益康堂大藥房銷售假「飄安」口罩被查處後,市場監管局也接到了其他消費者舉報。
群眾的呼聲就是行動的號角。葉建德與辦案人員齊心協力,有訴必查、有查必果,又查處了5起藥房銷售假「飄安」口罩案。
由於率先查處了假「飄安」口罩案和案值18.9萬元的假「民樂」口罩案,不少媒體紛紛報導,葉建德成了「名人」。北京密雲、貴州六盤水、山東德州及本省其他地區市場監管部門紛紛向他請教,每次他都毫無保留,及時與同行分享辦案經驗。
由於假「飄安」、假「民樂」口罩數量達20多萬隻,葉建德和辦案人員及時約談藥房經營者,要求其無條件全額退款。經過多日努力,購買假「飄安」口罩消費者的全部退款訴求均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