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七天假稍轉即逝,
今天就要開始上課了嗎???
我還沒準備好,怎麼辦怎麼辦?
如今的你是否在抱怨:
假期為何如此短暫?
為什麼一晃就過去了呢?
或是懷疑人生,思考起西方哲學三大終極問題:
我是誰?
我在哪?
我在幹什麼?
假期最後一天的深夜,我像一條鹹魚一樣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琢磨自己七天到底幹了些什麼。
吃飯睡覺打遊戲?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光這些怎麼會度過一周。
仔細算算,一周就是7天,就是168個小時,就是10080分鐘,就是604800秒鐘。
這些時間如果可以充分而合理地利用,
絕對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就如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所說:「時間就是金錢,而且對用它來計算利益的人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金額。」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時間呢?團團在這裡為大家支兩招!
前方乾貨!注意!預先制定計劃,
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就十分重要的。
俗語有云: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與此相似,
我們說話要打草稿,
做事也理所當然需要定計劃。
如此,就會更容易明確自己的方向,了解自己所作事宜,以理性的頭腦做出合理的規劃,為下一步行動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制定計劃時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用簡易的待完成事項表或是精密的時間表。
但有一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定計劃需要合理調配,不要過於嚴苛、制定不切合實際的目標,這樣一旦開頭無法完成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接下來完成計劃的積極性。
當你意識到人的時間、精力總是有限的時候,
高效率便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突破口。
父母長在你耳邊念叨的「該玩玩,該學習學習」,其實就是高效做事的一種,你需要全神貫注、心無旁騖。
雖然這可能荊棘叢生,但摒棄雜念、潛心做事卻是高效率必不可少的。
高效率的另一種是需要我們靈活做事,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
要知道突發情況實屬常見,但是我們不能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不能因為一個小小的事宜自亂陣腳,儘快處理或繞道而行也是高效的必修課。
其實當我們躺在床上思考自己國慶假一周的所作所為時,就已經處在自我反省的過程中了。
一天之末,思量自己一天所作事宜,歸納總結自己的想法和所作不足,為以後的為人處事積累人生經驗。
當然,最好找出自己的時間都去哪兒的原因,在可以擠出時間的地方多加注意,這樣便可以在下一次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做到更加完善,並且使高效做事做到更加合理。
說了這麼多,
其實最重要的莫過於行動。
只有你行動起來,
這些方法才可以被應用被實施。
如果你不想像鹹魚一樣掙扎在時間的縫隙中,
那就從這一刻動起來。
你的抱負,本應實現!
你的未來,本應光明!
青春之歌,本應奏響!
編輯|賈宇娟
責編|鍾東梅
監製|魏淘
校對|範平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