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布魯克林區一處垃圾處理工廠內的食物垃圾(照片:美聯社)
中國有句成語「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說的是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但是,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每年世界上浪費的食物高達13億噸,佔總食物產品的三分之一,價值約9900億美元。歐美國家平均每人每年浪費95到115公斤食物,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平均每人每年浪費6到11公斤食物。
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全美每年的食物浪費佔食物供應的3到4成,估計約1.2億噸、價值1610億美元。食物在收穫、運輸、製作過程中造成的浪費最多,也有一部分是顧客在消費過程中浪費的。據統計,浪費的食物中,穀物約有30%被浪費、塊根作物約40-50%、水果和蔬菜約20%、油籽、肉類和乳製品20%、魚類35%。
紐約一家餐廳員工將剩餘的肉倒入垃圾桶(照片:美聯社)
食物浪費不但白白耗費了大量的人工,食物垃圾對環境也產生了不利影響。為此,美國農業部與環保署於2016年發起聯合行動,目標是到2030年將全美的食物浪費減少一半。為此農業部與環保署積極協調各州及地方政府、企業、學校、社區、消費者組織等,大力推動減少食物浪費運動。該運動得到了積極響應,比如拉斯維加斯的一些餐館將烹飪好但卻沒有機會上桌的食物捐給附近的食品銀行,物盡其用讓食品銀行分配給有需要的人。
拉斯維加斯一家餐館員工將多餘的食物集中起來準備送往附近的食品銀行(照片:美聯社)環保署還給顧客提出一些防止浪費食品的建議,比如:製作一個每周膳食表及購物清單:在家吃幾餐、外出吃幾餐?按預先定好的計劃購買食品,這樣不但可以節省金錢和時間,還能保持食品新鮮度,吃得更健康。購物清單應詳細列出需要購買的每樣食品數量;在列出購物清單前還需要查看冰箱,避免購買你已有的食物。此外,花點時間了解不同食物,比如水果、蔬菜、肉類的保存知識,最大限度利用冰箱的冷凍、冷藏功能,將不同食物放入冰箱的不同儲藏區域以避免食物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