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學了,寒假作業完成了麼?
還沒有.
寒假開始的時候娃和我都雄心勃勃的。學校基本是沒什麼作業的。所以自己會有大把的時間,那麼,閱讀得有吧,閱讀完順便刷刷閱讀筆記,學學閱讀策略。練字得有吧,順便把下學期的生字過一遍。英語背背單詞,每天不用多,十個,一個月下來也是很有積累的。數學就練練計算,還可以用24點來練,輕鬆愉快~
結果呢?滑雪去了,每天早上8點起床,吃個早飯溜溜達達去滑雪,不知不覺就到下午2點多了,收拾一下開車回去稍事休息。這就到4點了.花一小時覓食,然後往沙發上一癱,親子時間變成刷劇時間好像大家都舒服很多,就是這時間過的,也快很多.如果不是愛讀書,還能讀點書,這個寒假過得真的有點墮落。
不寫作業的理由也好找,剛放假的一兩天覺得時間還多,加上冬令營本身也不是寫作業的地方,冬令營結束了也快快過節了,春節的前幾天自然是可以放鬆一下的,後面連理由都不用找,作業早就忘卻了。
這兩天好歹是要撿起一點來的,畢竟要開學了,不過這個時候最容易爆發矛盾。因為我的期待是他拿起筆來,用超人的效率完成所有的作業。可他呢,學習桌上堆滿了玩具,清空需要10分鐘,擺好學習桌,找作業,挑鉛筆,削鉛筆,尋橡皮又得10分鐘,好不容易要開始寫了,衛生間又在召喚.
火冒三丈!
深呼吸,忍無可忍重新再忍!想想自己以前,好像寒假作業這塊好像也沒好到哪兒去。
我還記得我大一時候的寒假,拎了n本專業書回家,都是大部頭的,那會兒還是綠皮火車,擠得要死,用的也不是拉杆箱,是個旅行包。書重到什麼程度呢,到家的時候旅行包帶子都拉斷了。
這麼折騰,寒假有收穫麼?並沒有,除了第一天假裝翻開了書,後來就全然忘卻掉了,回學校的時候怎麼帶回來的還怎麼帶了回去。不過帶回去的時候旅行包被縫的更結實了,帶子沒斷。
再往前的小學寒暑假更是,還記得小時候作業有日記,有一整本《寒假作業》,有寫字的要求等等。每次放假前都想著趁前幾天最少把《寒假作業》做完,剩下的時間好好玩,結果都是第一天翻開,第二天放開,最後要到了快開學才能想起來。然後小宇宙爆發一樣拼命補,一天之內能搞定所有的寒假作業,連流水帳日記都能編出來,充分的體現了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我都這樣,就別說他了,不過要真這麼回學校,開學後狀態肯定不行,所以雖然也沒幾天了,但是肯定先要把生活規律調整好,學習桌不能每天都攤著玩具,閱讀了這麼多天,閱讀報告擠一擠肯定是有的,我自己也有要學習的內容,拿出小時候補作業的勁頭,用這兩天,把生活規律起來~
啥都不說了,陪(gen)娃補(zuo)作(dou)業(zheng)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