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作為臺灣省中部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一直以來為孕育體育運動與音樂發展而努力,但該市仍然缺乏大型專業的室內表演場所。在臺灣室內演唱會場地部分,現今流行音樂產業仍以臺北小巨蛋及高雄小巨蛋為主,所以,為了彌補這個不足,臺中市決定設置專屬臺中市的中部大型體育運動場館,除了可與北部臺北小巨蛋與南部高雄巨蛋場館互補外,還可以提供舉行國際級的運動賽事及可以容納15,500人以上的大量觀眾席的空間,以提供市民必要的創新與服務,提升地方與國際的交流平臺,舉辦多樣、優質的育樂活動及各類運動比賽,同時也促進臺中市的體育、文藝、經濟活動。臺中市政府希望未來的臺中巨蛋除了能實用外,更能作為代表臺中市的地標型建築物。
臺中巨蛋體育館設計競賽在今年2月份發起,經過兩輪的評審,最終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和臺灣的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贏得了勝利,其設計概念以「天空迴廊,運動公園,世界地標,市民樂園」為主軸,建築立面造型靈感來自臺中大甲地區的藺草編織文化,利用編織的螺旋量體,強調無邊界的形態概念,將巨蛋保持開放透明性,象徵臺中巨蛋與環境融合、地方結合,將生生不息地被運用。
競賽結果公布之後,隨即引發了臺灣建築界的熱烈討論,不少專業人士指出隈研吾團隊的設計方案與其剛剛在澳大利亞雪梨完成的The Exchange市民中心項目,在造型、設計手法和材料使用上都特別相似,建築師呂欽文更是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言辭尖銳的文章《這是對待臺灣的方式嗎?》,提出對競賽結果的質疑,並表示花了50億,得到這樣一個設計方案讓人「難以接受」。
臺中巨蛋體育館競賽提案鳥瞰效果©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雪梨The Exchange市民中心©Martin Mischkulnig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日本建築師在臺灣贏得競賽後,被指責競賽作品「抄襲」自己舊作的情況了。2005年伊東豐雄贏得臺中歌劇院的競賽方案,當時就有人指出其與伊東在2004年比利時根特市文化廣場國際競賽方案幾乎一模一樣。2013年開館的,由安藤忠雄設計的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在造型上,與2006年安藤在日本愛媛縣松山市設計的坂上之雲博物館都採用了重疊的三角形的體量組合手法,而坂茂剛剛建成的臺南美術館和其香港M+美術館競賽時的提案也很類似。
根特市文化廣場國際競賽方案(左)與臺中歌劇院(右)©圖源網絡
坂上之雲博物館(左)與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右)©圖源網絡
香港M+美術館競賽提案模型(左)與臺南美術館(右)©圖源網絡
各位讀者對於建築師在不同項目當中沿用同樣的設計手法這一現象,有什麼看法,歡迎文末參與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