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遊縣部分地處偏遠山區的村落,一直存在旱季吃水難,即使有水,水質也不達標的情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當地把解決這個長期困擾村民的問題作為突破點,真正為民辦實事。
岑山村退休教師朱秀卿這樣介紹家裡依次排開的三個水龍頭:「這個水龍頭是山上小水庫裡的水,因為乾旱,水庫裡已經沒有水了;這是我們家70米的深井;這個是龍遊來的自來水,水量大,喝著又清又甜。」
在岑山村,530多戶村民家裡,幾乎家家都有這樣的三個水龍頭。對於剛裝上的第三個水龍頭,朱秀卿格外珍惜。「冬天凍,夏天曬,塑料管會老化,所以搞了一塊布把它包起來。」
以前,岑山村村民用水主要靠山塘水庫。但只有2萬立方蓄水量的小水庫最多只夠村民用兩個月,一旦遇到乾旱天氣,村民們用水就更難了。
岑山村村委會主任毛德榮說:「水庫蓄水量小,乾乾溼溼的,泥沙進到管道裡,水流很小,有時候甚至會斷水。」
今年龍遊遭遇乾旱天氣,從9月開始,全村的第一個水龍頭就流不出一滴水。於是村民用起了第二個水龍頭,由於水源大都來自自家水井,水質不好。
龍遊縣把徹底改善村民飲用水環境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藉助全省開展的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實施城市管網延伸工程。如今,一條條高標準的自來水管道,從縣城水廠鋪進了村裡。
龍遊縣林水局局長陳懷俊說:「原來的管道鋪設得也非常淺,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我們加大投入,一次性改到位。」
截至目前,龍遊縣已有26個偏遠的行政村通上了第三個水龍頭。年底前,一座讓全縣供水能力翻倍的新水廠也即將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