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2日至17日期間,「萬名民間河長巡萬河」巡河護河活動共有近600人次參加活動,發現問題52個,發放「綠水幣」1.4萬個。
在此期間,溫州一八二義工協會就多次組織開展巡河護河活動,他們中有來自陝西、安徽、甘肅的留溫人員,也有回家過年的本地人員。活動中,「民間河長」們穿著紅色小馬甲,足跡遍布文成、蒼南、平陽、洞頭、鹿城、甌海等地,巡查了溫瑞塘河、飛雲江、鰲江、甌江、勤奮河等河流。巡查中,看到草坪花壇裡有紙屑,他們會彎腰去撿;看到河面有垃圾,便拿出手機拍照上傳給有關部門及時清理;他們還在重點場所分發「五水共治」滿意度宣傳冊,粘貼「五水共治」、節水等宣傳標語。此外,樂清民間灣(灘)長走進白沙島,對樂清灣海洋灘涂垃圾進行清理;南塘大媽護河隊帶領學生沿著南塘河進行巡河,並撿拾垃圾;平陽縣環保志願者協會在山門、騰蛟等鄉鎮開展垃圾分類和巡河宣傳。
溫州市治水辦(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市從2019年開始全面推行民間河長制,充分利用民間河長帶動社會力量參與治水護水工作,推動治水工作從「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轉變。通過全市的民間河長的積極行動,切實提升群眾對「五水共治」河(湖)長制的認知度和參與度。
據了解,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公眾參與治水護水工作,去年,溫州市治水辦(河長辦)還推出了公眾護水「綠水幣」管理制度。「綠水幣」就是公眾參與巡河、發現問題、舉報問題、監督治水護水工作時所獲得的相應分值。
市民通過登陸「公眾護水綠水幣」微信小程序,參與巡河、發現問題、隨手拍、公益宣傳等活動,就可獲取相應的「綠水幣」。「綠水幣」不僅是評優評先的依據,還能兌換話費、溫州特產等實物。
「綠水幣」制度的推出,主要是為了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爭當民間河長,與基層行政河長形成合力,將問題解決在基層,共同推動治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