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芬蘭國旗在芬蘭各地飄揚,以慶祝芬蘭文學日,以及芬蘭最受尊敬的作家之一阿萊克西斯·基維(Aleksis Kivi)的生活和工作。
基維在19世紀40年代出生於位於赫爾辛基北部的努爾米耶爾維,他在赫爾辛基大學學習文學時,對戲劇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他開始創作他的第一部戲劇《庫勒沃(Kullervo)》,這部戲劇是根據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中的一個悲劇故事改編的。
19世紀60年代,作為赫爾辛基的一名年輕人,他與記者、政治家、政治家約翰·斯內爾曼(Johan Snellman)、詩人和教授弗雷德裡克·西格納烏斯(Fredrik Cygnaeus)以及詩人艾裡阿斯·隆洛特(Elias Lönnrot)是朋友。
這些名字可能有些人已經很熟悉了,因為他們都是芬蘭民族、語言和身份的先驅者,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和其他城市都有以他們的名字而命名的街道。
阿萊克西斯·基維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在他短暫的生命中寫了12部戲劇和一本詩集。他最著名的小說《七兄弟(Seitsemän veljestä)》花了他十年的時間才完成——即使一些評論家和民族主義者不喜歡這部小說描繪的芬蘭人當時生活在農村的樣子。
1865年,基維因其喜劇《荒原上的鞋匠(Nummisuutarit)》獲得國家獎,這部戲劇至今仍在上演。但那時他已經開始沉迷酒精,並在受到一些嚴厲批評後開始酗酒。
他和他的密友夏洛塔·倫奎斯特(Charlotta Lönnqvist)住在一起,據說兩人是情侶,兩人在經濟困難時期相輔相成。
到1870年,基維的健康已經非常糟糕。他患有傷寒和精神健康問題,其中可能包括精神分裂症。
他去世時非常貧窮,只有38歲。但在20世紀初,他的作品受到了新一波年輕的芬蘭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擁護,如埃伊諾·雷諾(Eino Leino)和《無名戰士》的作者韋伊諾·林納(Väinö Linna)。
1939年,赫爾辛基國家劇院外豎立了一座阿萊克西斯·基維的青銅雕像,以紀念這位芬蘭歷史上偉大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