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南寧市查扣約14噸假食用鹽(工業鹽)及制假工具一批!工業鹽與食用鹽有什麼區別?這些假鹽是否已流向市場?市民該如何分辨?南寧市鹽務管理局負責人對此作了解答,快來看看↓↓
3月10日,南寧市鹽務管理局在邕武路一條巷子內,查出一個隱蔽的假鹽製作窩點。
南國早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大包裝的鹽都堆放在一個破舊的房間內,現場有桂山牌「海藻碘精製鹽」的包裝袋,以及一些已經分裝好的鹽。旁邊還有封口工具及一些登記材料。這批鹽的大包裝上印有英文及工業鹽字樣,少數外包裝上有疑似人名及「漢口」「南寧」等字樣。
隨後,執法人員對該批工業鹽進行了查扣。
執法人員稱,經初步查探,這些鹽其實是一批工業鹽,共約14噸。在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後,該制假窩點的相關人員已逃離現場。因此,暫無法確定該批工業鹽的來源及流向。
執法人員稱,現場查獲的假鹽,無論是外觀還是鹽顆粒的大小,均與市民通常購買的海藻碘鹽(食用)沒有明顯區別。
執法人員表示,工業鹽與食用鹽還是有區別的。
1.從工藝上看,工業鹽是直接加工礦物質原料,沒有提純或提純不夠;
2.從成分上來說,工業鹽包含了多種重金屬元素、芒硝及雜質,沒有添加碘元素;
3.在價格上,工業鹽的市場價大概為每噸五六百元,而食用鹽的價格每噸是4000餘元,兩者相差數倍。
網絡圖片
「工業鹽的某些成分可能引起食用者中毒,另外廣西是缺碘地區,少了碘,對市民的健康不利。」南寧市鹽務管理局局長吳羅明說。
吳羅明提醒市民,真鹽包裝袋的外觀比較圓潤,兩側沒有摺痕。而該窩點生產的假鹽,分裝過程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的,包裝袋是另外印製,因此,外包裝兩側會出現清晰的摺痕。
左邊為真鹽,側面沒有摺痕;右邊為假鹽,側面有摺痕
有市民擔心假鹽已流入南寧市場,吳羅明稱,從目前現場調查來看,無法確定假鹽是否已流向市場,他們會進一步調查,對違法人員進行嚴厲查處。「如果涉嫌刑事犯罪,我們會將案件移交給公安機關處理。」
來源 | 南國早報記者
廣告
(廣告熱線18677623927/0776-585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