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水車我們都不陌生,作為建設文明城市的重要工具,灑水車給我們的城市環境帶來了很好的淨化效果。但是有時候灑水車也會給市民帶來麻煩。
最近,網上有段視頻看得人哭笑不得。11月29日早尖峰時段,山東棗莊市中區建華西路上,灑水車灑水致路面結冰,畫面裡,騎著電動車的市民,仿佛置身溜冰場,接二連三、連人帶車摔倒在地。
附近市民紛紛反映,這種操作實在看不懂。灑水車在零下4攝氏度的天裡還在灑水,僅看到的滑倒事故就有十餘起,一旦有機動車經過,將十分危險。更多市民跟帖吐槽稱,如此灑水作業,除了給交通添堵之外,還能起到什麼效果?而且每年冬天都見到灑水車灑水,還見過下雨天也灑水,實在是迷之操作。所幸,摔倒市民都只是受了一些輕傷,該起事故也未對市內交通產生大的影響。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檢索相關關鍵詞可知,早在2016年,就出現過冬天灑水,導致安徽阜陽城區兩個半小時內出現42起交通事故的事件;2017年12月2日,西安市蓮湖區西二環開遠門橋發生涉及38輛車的多起相撞事故,交警部門查明原因系有灑水車灑水導致路面結冰-
全國各地因灑水結冰導致交通事故的新聞也屢見媒體和報端。
有著許多前車之鑑,但老問題還是「老出問題」,這恐怕才是市民相繼吐槽、表達不滿的原因。
當地環衛服務中心第一時間對此事做出回應,給群眾出行帶來不便道歉,並表示氣溫低於2攝氏度,將全面停止灑水作業。相關部門的態度是誠懇的,但是《新聞周刊》在新聞播報中還是發出靈魂拷問:棗莊,我們是放心了,但是其他地方呢?但是明年呢?
幸運的是,在媒體後續報導中,我們看到,許多城市、許多部門都以此事作為鏡鑑,採取措施,保障道路安全。
針對被頻頻吐槽的「灑水車」,山東不少地市紛紛制定了相關措施,比如,在冬季冰凍期,濟南、臨沂等地每天根據時間、氣溫、氣候等因素來「彈性決定」灑水車是否作業以及何時作業,又比如,不少地方在必要的路段之外,改灑水車灑水作業為吸塵作業。
城市淨化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相關部門應提前做好規劃,既要防「塵」於未然,也得防「凍」於未然,如此,才能達到城市淨化和人民正常生活雙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