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金川區龍泉裡社區的武君,父母雙殘,社區黨工委和殘疾人協會根據其特殊情況,安排助殘志願者進行「1+1」結對幫扶。通過「愛心捐贈、親情陪護、學業輔導、自護教育」等方式,為她的家庭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幫扶。
志願者劉風麗自從和武君結對志願幫扶後,不但一直照顧她的生活,還關心鼓勵她好好學習。2011年,武君父親病重,母親陪著去蘭州住院治療,劉風麗就把武君接到自己家中照顧。有一天,武君上學時突然頭痛、發燒、嘔吐,接到電話後,劉風麗馬上趕到學校帶她去醫院看病。
2015年8月,武君被西南政法大學錄取,劉風麗和親戚、朋友給她籌措學費。同時,社區負責人多方聯繫工會、教育、民政等部門為武君申請救助,並且號召大家積極奉獻愛心。在多方協助下,武君上學的費用有了著落。
2015年10月,武君的父親病情加重,社區馬上把武君和她媽媽安排到日間照料室,然後聯繫市殘聯和金川區殘聯,幫助把武君父親送到醫院住院治療。2016年除夕,武君的父親嘔吐、便血,診斷為惡性淋巴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家裡卻沒有錢給他治療。正在絕望的時候,龍泉裡社區在職工中發動募捐,不到兩個小時,就籌措了8000元。由於癌細胞擴散,武君的父親於當年3月30日去世,社區志願者又幫助武君把父親安葬了。
武君家的生活非常困難,但她的母親經常教導她說:「咱們家的生活貧困,所以你更要好好學習。在學習上要向高水平的同學看齊,在生活上要向低水平的同學看齊。只有知識才可以改變命運……」武君克服各種困難,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在上中小學期間,共獲得各類獎項證書38個。大學四年獲得各類榮譽證書22個,還被評為優秀本科畢業生。今年,武君又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碩士研究生。
武君母女感慨:「社區人就是我親人,如果不是黨的扶殘助殘政策好,我們家就走不到今天!」
文/ 楊惠玲
請你來評論↓↓↓
總監製│徐榮年
編小輯│車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