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年味濃 橋頭紅紅火火迎新春!

2021-02-28 悅讀橋頭

隨著新春佳節臨近,

橋頭的街頭巷尾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

今年橋頭的春節氛圍布置主要是通過道路燈飾進行裝扮,利用中式傳統燈籠來營造春節喜慶、熱鬧的氛圍,寓意春回大地,送福到家。在橋光大道道路兩旁的燈柱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一派紅紅火火的景象。

除了橋光大道外,湖濱路、碧蓮路、蓮湖公園等地方也掛起了紅燈籠,一到晚上,各街道燈籠紛紛亮起,營造出了一種熱鬧、喜慶的春節氛圍。

而在剛剛正式開放的荷花產業園七彩花田中,也能見到紅燈籠的身影。在花田中可以見到,路旁的每一顆樹都掛上了一串串紅色的燈籠,有一些還裝飾了中國結。

一抹抹鮮豔的紅被掛在枝頭,與綠葉、彩花相互映襯,為七彩花田增添了節日氣氛,讓前來遊玩的市民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目前,布置工作仍在進行中,預計這幾天還會在橋頭廣場、蓮湖公園等地方進行最後的年花、年桔擺放,在年三十之前全部完工。屆時,橋頭的大街小巷將呈現出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全鎮將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隨著新春佳節的臨近,橋頭大街小巷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家家戶戶開始忙著置辦年貨,尤其是橋頭老街,可謂相當的熱鬧,不少市民一大早就趕過來選購年貨,春聯、福字、紅包、掛飾等喜慶用品正當熱銷。

記者在橋頭老街看到,有不少攤檔都在顯眼處擺滿了春聯、燈籠、掛飾等喜慶飾品,尤其是一幅幅紅彤彤的、寫滿吉祥祝福的春聯掛滿了街道兩邊,闔家歡樂、財源廣進、平安如意等等,款式多樣、應有盡有,形成了名副其實的「春聯一條街」,不但營造出了紅紅火火的喜慶氛圍,還讓整條橋頭老街都洋溢著滿滿的年味。

不少市民一大早就趕過來選購年貨,其中售賣揮春、春聯、年畫、福字等春節飾品的攤檔生意較為火爆。據商鋪店主介紹,過年買春聯、買燈籠、買「福」字是橋頭人民每家必不可少的習俗,大家都會買一套貼在自家門上,圖個吉利討討喜,也寄託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許與祝福。

春節臨近,

不僅是人們懷著期待和幸福,

連木棉花也趕著來「湊熱鬧」,

要為新春佳節添一抹「紅」!

近日,記者發現,橋頭大街小巷的木棉花都已經提前開花了。一般來說,木棉花在春天開花,三月份達到盛花期,而如今在二月初就已開花,實為少見。

據專家介紹,原來木棉花提前開花和前段時間氣溫回暖和乾燥天氣有關。

現在,橋頭隨處可見木棉花花開滿樹,鮮紅的花朵點綴在大街小巷,格外的顯眼、矚目。在東江村的一棵百年老木棉樹上,一朵朵火紅如炬的在枝頭上競相綻放,紅花滿枝、花團錦簇,猶如半天紅霞,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也吸引了許多小鳥落在枝頭上嬉戲、歌唱。

相關焦點

  • 小工區,年味濃|春節特輯⑧·工區年味
    但是春節期間我們每個工區或是值守點都需要留下堅守崗位的人他們雖不能回家過年但在工區年味也不能少貼春聯、貼福字,迎新春接福慶,忙活的不僅僅是增添新春佳節的喜慶氛圍,更是以行動來開啟新年的美好祝願。我們新職工爬上爬下掛燈籠貼春聯,老師傅則化身大廚張羅起工區的年夜飯,一道糖醋鮮魚十分應景,那酸酸甜甜的口感配上那讓人垂涎三尺的喜慶色澤讓我們工區的年夜飯年味十足。中國人講究圓滿,生活圓滿,家人圓滿,工作圓滿。圓鼓鼓的豆腐釀和蛋餃,是我們對過去一年的總結,更是對新一年的期許!兄弟們,一起動起來!
  • 【壽陽年味】炸三道、掛燈籠, 張燈結彩迎新春
    農曆小年一過,春節的腳步更近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熱熱鬧鬧置辦年貨,城市鄉村喜慶祥和、年味濃鬱。時代和社會在發展變遷,春節代代傳承的文化基因與精神密碼融匯於民族血脈和我們的精神家園。年俗在傳承在流變,美好記憶和美麗鄉愁總是縈繞心頭,人們祈盼山河無恙、闔家幸福團圓一如既往,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不曾改變。  這幾天,在縣城置辦年貨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 【年味鄉情】醴陵年·幸福味:「雞」祥如意迎新春
    (小女孩手捧「福」結,送給大家)(「福」字正貼在大門上,寓意著開門迎福)(河岸沿線也掛上了小燈籠,年味「無處不在」)老人們將屋子打掃得一塵不染,將大大的「福」字正貼在大門上,寓意著開門迎福、吉祥臨門。家家戶戶都是一番新的氣象,迎接新春的到來。
  • 豐臺這地兒年味兒濃,燈籠牆紅紅火火十分喜慶!
    2月3日,立春到,豐臺區王佐鎮為迎接牛年新春佳節的到來忙碌著,區域內迎賓路、長青路等主要大街掛起了千餘個絨布燈籠和百餘個中國結,南宮五洲植物樂園的燈籠牆紅紅火火十分喜慶,園內還邀請非遺匠人手工製作了牛年新春相關的花燈,年味兒十足
  • |點點心思迎新春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做下來一起食件點心飲啖粥~吹吹水,也是一件開心事今日中午,鶴建裡社區開展「點點心思迎新春」點心宴比賽兼長者品嘗活動。社區居委和街坊們為長者準備的點心宴,邀請了百餘名長者品嘗街坊們自製的點心。社區內十組家庭分別準備了近30種不同的點心,場面十分溫馨。五穀豐登,萬事順意。
  • 正陽:「果子」香 年味濃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2021年2月3日,記者走進正陽縣寒凍鎮集市,看到到處是銷售傳統糕點「果子」的攤點和店鋪。集市上瀰漫著「果子」的濃香,讓人感到濃濃的年味。「我家世世代代做糕點,我已經是第五代了。」 今年54歲的孫新義一邊忙著給顧客挑選糕點「果子」一邊高興地說,寒凍鎮的「果子」是方園附近出了名的好吃,年年過年生意都很好。
  • 銀鼠辭舊歲 金牛迎新春 方大炭素舉行春節團拜會
    方大炭素黨委書記徐鵬代表公司講話,送上牛年新春最美好的祝福。當日,方大炭素餐飲中心燈籠高掛、暖意融融,在餐飲中心門口鋪著喜慶的紅地毯,大屏上顯示著:祝公司全體員工及員工家屬新春快樂、牛年吉祥、工作順利、闔家歡樂。當天仍然堅守工作崗位、陸續前來就餐的100餘名員工和公司領導歡聚一堂、共迎新春,歡聲笑語間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 [容桂青年坊] 這周日,這個有表演、有美食、有遊戲的「有營有格迎新春2017」活動約定你!
    二零一雞即將駕到新年氣息漸濃作為容桂街道每年必備的迎新春活動又豈能缺少 「有營有格迎新春
  • 回家,我們在同灣一起紅紅火火過大年!
    始終保持零疫情,讓同灣家人在社區內就能自由暢玩,同時享受冬日同灣湖冰上嘉年華的閒趣,社區裡亦能享受精彩新春。為了更好的讓同灣家人熱熱鬧鬧過好春節,盛邦基業集團董事長要求各公司各部門都動起來,秉承「讓同灣家人紅紅火火過大年」的理念,在滿足防疫需求前提下,通過多種活動形式打造一個貫穿牛年春節假期的同灣新春喜樂年,正如董事長所說:「寒冬疫情中,做好送溫暖,讓同灣家人過一個舒心年;住在同灣的老人們也是我們的長輩,兒女不在身邊,由我們來代他們盡一份孝心,讓老人們幸福快樂的過年。」
  • 【中國年 陝西韻】正月初五迎財祈福 西安趙公明文化景區年味足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柳崢 杜曉文 付軒 強曉軍) 今天(2月9日)是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我國民間「迎財神」的日子。按照許多地方的民俗,這一天要迎財祈福。今天,在西安趙公明文化景區,四面八方的遊客在這裡祈求新一年的好運,景區也為大家準備了精彩紛呈的新春活動。
  • 新春迎福「雞」不可失!
    其實女人們是這樣想滴金正珠寶 · 新春迎福不說虛的 · 只給優惠老公錢包無壓力!媳婦越來越美麗!bie說話,往下看!購3D黃金滿2000元即送2017年足銀檯曆一份購黃白金滿3000元即送100元新春禮金(當天可累計)
  • 一群男人挑擔湧入橋頭這條老街,原來是買這個...
    「點燈」是橋頭幾百來一直傳承下來的新春古老民俗,按照約定俗成的習俗,凡在去年出生的男丁,照例要在今年春節期間熱熱鬧鬧地舉行「點燈」儀式,寓意添丁發財。按照古老的習俗規定,買「點燈」用品的都是父親。今天是年初三,記者在橋頭老街看到,賣點燈用品的店鋪生意非常火爆,到處都圍滿了客人。今天早上七點半左右,來自惠州永平唐屋村的村民結隊過來橋頭鎮買「燈公」。
  • 臺灣名廚阿基師教您在家做飯店級年菜
    看過《康熙來了》的朋友都知道陳漢典最喜歡模仿阿基師,而澳亞衛視邀請了真正的臺灣名廚阿基師教大家,在家也可做得到的飯店級年菜。 阿基師特別親自示範兩道應景的年菜,分別是《亨運大吉金好運》(紅米腩子排)跟《福迎新春貴猴年》(蒜香牛仔骨),都是結合了傳統與創意的料理,做法也很簡單,一起來看看。
  • 臺前幕後:營口仁愛醫院迎新春晚會背後的故事
    1月20日下午,營口仁愛醫院迎新春晚會在紅運大飯店隆重舉行。
  • 呂梁山裡年味濃(圖)
    山西呂梁山裡年味濃。向山神敬獻供品、恭誦祭文、祭拜山神。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會立鄉河西莊村村民開始「祭山神」的傳統習俗。傳統民俗表演 楊傑英 攝    2017年,呂梁全力攻堅深度貧困,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生態脫貧、易地移民搬遷、轉移就業,增加扶貧投入,出臺了一系列扶貧政策,實現貧困村幫扶全覆蓋。
  • 大年初一丨春節家居裝飾,讓新春的年味更濃一些!
    在這麼一個團圓喜慶的日子裡,我們不妨花點心思,為家增添點春節專屬的裝飾,沐浴著新春的吉祥氣息,讓我們一起在歡樂喜慶的年味中,邁向新年的起點。每逢新春佳節大家都想在家裡添點裝飾烘託節日氣氛,為寒冬增添一些暖意,給自己的愛家來點新鮮感。在春節裡,節日元素在新年氣氛中必不可少,燈籠、福字、節日圖案等節日元素,能夠讓客廳瞬間充滿節日氣息。春聯、窗花更是不能少作為春節居家必備。
  • 張燈結彩迎新春,濃濃年味撲面來!
    牛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向好,人們在做好防護的同時,開始陸續採購年貨,灌香腸、蒸麵食、炸豆泡……舌尖上的味道總能勾起人們對年的遐想。而街道兩側的行道樹上,懸掛起的燈籠、彩燈把城市的夜晚照亮,平添了節日氣氛,公園裡布置的造型各異的燈飾讓年的味道也來越來越濃厚。
  • 永泰盤谷元宵民俗活動 萬人迎遊泰山君丨附02.13永泰新聞
    迎遊泰山君風俗歷史悠久。龍翔堂理事會常務委員劉信發告訴記者,供奉泰山君的龍翔堂有1000多年的歷史,從明永樂二年直到解放後龍翔堂一直都存在。後經破壞,村民在1984年組織重建了龍翔堂。迎泰山君活動是盤谷鄉每年最盛大的廟會活動,泰山君遊神已成為盤谷鄉最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迎神廟會是全鄉的元宵盛事,世代相傳,也形成了一種儀式感。在這個儀式感裡,參與的有老人,有遊子,也有神明。這才是人間煙火,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著宗族傳承和民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