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在法國首都巴黎,發生大火的巴黎聖母院冒出濃煙。(新華社記者楊一苗攝)
位於法國首都的巴黎聖母院15日傍晚發生大火,造成巴黎聖母院塔尖倒塌,建築損毀嚴重。目前尚無人員傷亡的報告。
巴黎聖母院發言人說,大火最初於當地時間15日18時50分(北京時間16日0時50分)左右被發現。新華社記者在前往巴黎聖母院的路上看到,大量消防車、警車趕往火災現場,空中有救援直升機盤旋。火勢很大,數公裡外就能看到滾滾濃煙。
據法國媒體報導,大火從巴黎聖母院的樓頂開始燃燒,火勢很快蔓延,熊熊火焰從教堂兩座鐘樓間竄出,塔尖隨後轟然倒塌。據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說,火災可能與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程有關。
2019年4月15日,在法國首都巴黎,消防員在巴黎聖母院火災現場滅火。(新華社記者楊一苗攝)
截至當地時間21時,大火仍然沒有被撲滅,夜幕下的巴黎聖母院主體建築不斷冒出白色煙霧,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周圍民眾表情凝重,有人在與親友通電話,情緒激動地描述著現場情況。
在巴黎聖母院附近,數百人跪在地上禱告,有人在啜泣,有人眼含淚花。巴黎市民尼古拉說:「今天是所有巴黎人傷心的一天,我們祈禱巴黎聖母院大火儘早熄滅。」
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總理菲利普事發後趕到現場。馬克龍表示,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整個國家都感到心情沉痛」。
英國、德國、美國等國領導人當天對巴黎聖母院大火表示關注。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社交媒體上說:「巴黎聖母院著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國和歐洲文化的象徵。」
巴黎聖母院是哥德式建築,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始建於1163年,於1345年完工。作為巴黎最具代表性的古蹟之一,巴黎聖母院因法國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說而聞名於世,每年吸引遊客大約1300萬人次。
現場畫面👇
新聞多看點👇
「石頭的交響樂」——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是法國首都巴黎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世界文化遺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於1345年最終建成。
教堂為哥德式建築 歷史價值巨大
教堂為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國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代表意義和歷史價值的一座建築。教堂採用石材建造,外形高聳挺拔,其內部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教堂內所收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也聞名於世。
教堂曾在19世紀修繕 重現光彩
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期,教堂的大部分珍藏都被破壞或掠奪,唯一倖免的大鐘沒有遭到熔毀。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在小說《巴黎聖母院》中對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有過充滿詩意的描繪,稱其為「石頭的交響樂」。書籍出版後引起很大的反響,當時的法國政府和民眾都希望重建已經殘破不堪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1844年,修繕工程開始。經過20多年的整修,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昔日光彩得以重現。
教堂遭侵蝕嚴重 修繕費超1億歐元
自上一次修繕至今,由於城市汙染、惡劣天氣和時間造成的侵蝕,巴黎聖母院破損嚴重。然而,政府無力獨自承擔高額的修繕費用,只能尋求社會捐款。2017年,巴黎聖母院公共關係處負責人曾表示,由於經費不足,如果要保證為期兩年的修繕工作,至少需要超過1億歐元的資金。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
監製:周庚虎
編輯:王帥
校對:梁甜甜 蔡夢曉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