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入投資管理科就接到了「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同行評估及沙盤推演、初步設計概算收口審查會的工作任務。作為秘書組人員跟隨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現場調研、訪談,從設計方案到施工準備、從設備製造到採購倉儲,每天都聽到有不同的新名詞、新問題;作為初設概算收口的土建組組員,懵懂地看著手中的初設概算的三級表、聽組員們比對著能源標準、同行電廠各項取費規定和計算方式、聽前輩們對專家們提出的審查意見一條條地給予明確的回覆,愈發覺得自己還要學習的知識有很多。有一個年逾古稀的專家在評估現場說,他十分羨慕我們這些年輕人,因為我們將參與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項目建設,這是他們那個年代的核電建設者們所一直期盼著的事情。
伴隨著興化灣畔的潮起潮落,看著窗外示範工程機組一天天地茁壯成長,而我也從那個初來乍到、懵懂無知的項目管理新人,經歷了從核准估算、初步設計概算、執行概算下達控制目標、年度投資計劃、基建預算的項目全過程投資管理工作,成長成了一個能夠獨擋一面的技經從業人員。示範工程投資管理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我所在的投資團隊經歷了高強緊固件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項目工期等一系列影響,第一時間收集並整理各類數據資料,預計各類風險因素對項目投資的影響,及時發出預警並做好資源保障工作,為示範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在這兩千多天的日月更替中,5號機組已實現成功併網,示範工程建成投產的勝利曙光在向我們招手。想起與公司各部門間對執行概算控制目標、年度投資計劃執行的交流研討,想起與外部設計單位經濟所、電規總院技術經濟分公司的專家們的交流學習,想起項目投資管理專項成果完成時的喜悅,想起工作中解決一個個難題時的如釋重負。作為技經人員所參建的第一個項目,伴隨著「華龍一號」的建設,當年埋在心裡的種子已經破土發芽、欣欣向榮地長大,很欣慰能與「華龍一號」共同成長,祝願「華龍一號」從興化灣畔揚帆起航、向世界展現國之重器的魅力。
—— 項目控制處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