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個少年 在一起三個月分開五個月,最難過的時候就聽歌,音樂陪伴我度過最難熬的時期,就在前兩天,我們開始說話了,見了面我走過去打他他一直笑,我還罵他賤人。我說這輩子不能給我的那下輩子給我吧,他說那我下輩子可有的受了呢,我不怕,這輩子要你,下輩子也要。世界,上有一種叫做梵谷的孤獨,他擁有滿屋子的向日葵,卻在一個陽光充沛的田野上對著自己開了一槍,於是向口葵被賦予了太多的嚮往,更何況我沒有一屋子的向回葵,我只有你可偏偏所有的孤獨跟挫敗都來自於你
一個人的取經路,從來沒有什麼孫悟空,也沒有什麼西遊記,師徒五人,其實只有唐僧,其他四個,都是唐僧的心魔。途中的磨難,都是唐僧內心的磨礪—— 定住心猿則悟空,拴住意馬便化龍,戒貪戒色共八戒,戒殺戒嗔是悟淨,身心純淨朝佛祖,心之所在即西天。
很少有人衝印照片了。沒幾個人會把心愛姑娘的照片放進錢包裡面了。現在都是行動支付,出門都不用帶錢包了。
大家都電子檔,一言不合互刪。
記錄說沒就沒了,找不到一點點痕跡。
撩人太隨便了。社交軟體表情包普及,葷段子的見怪不怪。張嘴閉嘴麼麼噠 三言兩語就開房。
講真 挺討厭這個年代的。
我有時候就在想,如果餘生你都不主動找我,是不是這輩子都不會再與你有交集了。可是只要你和我說話,我看見了一定秒回,或者你說想見我,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你的面前。但你不找我,我應該真的不會出現在你的世界裡了。
其實,大多數男生喜歡聽音樂的人,很多都是有抑鬱症或自卑或真正孤獨的人。他們喜歡在音樂中獨自品味這常人根本無法忍受的孤獨,他們喜歡在喜歡的音樂中回憶過去種種的美好,你可能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也是。
世上口味紛雜,審美各異,不同的人能欣賞的東西都不同這個道理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是明白的。好聽與否直接與主觀感受相關,但存世修行禮教讓多數人即使在面對不符合自身口味的作品時仍能尊重創作者和其他欣賞者而不兀自表達無禮的主觀感受。讓人反感的不是你的審美口味,而是你自我意識過剩的不知禮教。
根本沒人關心你寫的是什麼,也沒人會看完你的長篇大論,更不會有人注意到你發完秒刪,欲言又止的話,大家都是幸福快樂,安安穩穩的睡覺,睡醒後刷一下手機,然後感慨一句:這傻了吧唧 一天到晚的。
那個蹲在街角抽菸的人,公園裡寂寞地蕩著鞦韆的人,深夜在夜店醉酒嘔吐的人,公交車上突然眼圈紅起來的人,路邊長椅上拿著手機哭泣的人,隔壁遭受家暴默默哭泣的人 ,高樓的欄杆邊猶猶豫豫的往下看的人,獨自躺在床上輾轉難眠的人,我們一起晚安好不好。
到了現在這個年紀,確實誰都不想再取悅了,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我就躲遠一點,你喜歡我,我喜歡你,那麼我們就在一起,如果我們都不喜歡就不要勉強,已經過了那個你不喜歡我我也非要喜歡你的年紀,更多的是,如果你喜歡我,那我也試著喜歡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