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上午,市民杜先生神色匆匆地走進小林派出所。他焦急地告訴民警,自己遇到了「貸款詐騙」,被騙9萬餘元。
事情要從前天說起……
11月2日,杜先生在上班時接到自稱信貸公司的客服來電推廣貸款。杜先生恰好資金周轉緊張,便加了客服的微信。在微信聊天中,客服以驗證其信用情況及測試貸款額度為由,騙取了他的身份證照片及手機號、銀行卡號等資料,並在微信向杜先生發了份「貸款合同」,誘騙他籤約貸款。
籤約後,對方又以放款需要驗資為由,要求杜先生的收款帳號要有貸款額度30%的資金才能通過銀行審核,達成放款。杜先生便將存款悉數轉入一張銀行卡中,並截圖發給對方驗證。客服又以驗證流程為由,索取了杜先生的銀行驗證碼。
網絡配圖
隨後,杜先生發現自己銀行卡內的9萬餘元被劃入了一個理財投資帳號,而自己遲遲未收到對方承諾的貸款,方知被騙。
聽完杜先生的講述後,民警告訴他,這就是典型的貸款詐騙。
通過進一步調查分析,民警發現詐騙分子是利用杜先生的身份信息在某基金公司註冊了一個投資理財帳戶並綁定了杜先生的農行卡,之後在網上操控該帳戶購買基金。
民警幫助杜先生聯繫基金公司,發現9萬元還在該基金帳戶內,騙子還未來得及後續轉帳操作。民警協助杜先生重置投資帳戶的密碼。
登錄帳戶後,杜先生發現其存款已全被用於購買多個理財產品。因為理財產品購買和出售都有時間限制。所以,杜先生前前後後等待了十餘天才陸續地將基金贖回。杜先生統計了一下,因為報警及時,被騙子騙走的錢一分不少,還多賺了1700餘元。
(PS:此處不構成投資基金建議。投資有風險,市民需謹慎。)
無獨有偶,11月1日,市民張先生在網上辦理貸款業務時被詐騙分子以「提現解凍金」為由,被對方詐騙多筆轉帳共13萬元。發現被騙後,張先生到金海岸派出所報案,並向民警提供了相關的證據和資料。民警了解案情後,立即對其提供的涉案帳號進行緊急止付,目前已挽回9.5萬元損失。
民警爭分奪秒地為張先生挽回損失
在這兩起「貸款詐騙」案件中,杜先生和張先生在被騙後都保留了相關證據並及時報警,這為民警辦案提供了有利條件。
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電信詐騙,在不確定對方是否為詐騙分子或者已經產生損失的情況下,都可以撥打96110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