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什麼?
恐怕很多人一時半會兒講不清楚
甚至還有很多人不懂
但有些犯罪分子就是
利用了這個「不懂」
進行詐騙
9月28日
靖邊河東一男子崔某在「區塊鏈」投資理財平臺上被騙4萬元。
「xx幣,讓你躺著也能賺大錢」「礦機一響,黃金萬兩」「養豬嗎?新產品,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不是夢」……聽到這樣一夜暴富的故事,你是否心動了?殊不知,心動的同時,可能你離騙局也不遠了……
據了解,區塊鏈是基於密碼學等的數據管理新方式,區塊鏈的出現最早的確是伴隨著比特幣和炒幣等現象,但是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上的一個應用。
如今,有些企業正是以「區塊鏈創新」的名義,在我國境內組織虛擬貨幣交易。或以「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等為由,發行「某某幣」等形式的虛擬貨幣,甚至發布白皮書,募集資金用以投資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資產。
總的來說區塊鏈是一個非常新的技術,而這個技術,它來源於數字世界,不太容易給老百姓解釋清楚,所以不法分子利用這樣的一種心理來欺騙老百姓,導致社會上出現打著區塊鏈口號的種種亂象。
區公安分局梳理了幾起利用區塊鏈進行詐騙的典型案件,希望能提醒廣大人民群眾時刻繃緊防範之弦,切勿上當受騙。
▼
亂象1:借區塊鏈之名義「圈錢跑路」
一個名為「BEEBANK」 APP的區塊鏈錢包項目,廣告打的十分響亮「全網唯一的去中心化,投資者躺著就能賺錢!」宣稱通過蜂巢建設的模式,月收入能達到驚人的20-70萬元,吸引了一大批「投資人」。最後調查,BEEBANK APP已經跑路,捲走了許多資金。
9月22日,靖邊天橋附近某百貨樓從事個體的朱女士在一款「東亞聯豐」APP購區塊鏈項目投資理財被騙16萬餘元。
▼
亂象2:借區塊鏈之名義「虛擬養寵」
比起圈錢跑路,非法集資更加的隱蔽,就在去年的8月份,「區塊鏈養寵」遊戲上線,它將網絡養豬與區塊鏈結合,還打著共享經濟的經營模式。「養豬15天,平臺收購,有28%的收益」。最後調查,這遊戲完全是人為在操控,公司隨時跑路。
9月12日晚,靖邊青陽岔鎮某單位職工毛某報案稱:其掃碼下載了一款"銀隆牧業"APP,後購買銀隆牧業電子牛進行充值,從9月2日至今先後六次轉帳106000元,後發現客服失蹤且無法提現,疑似被騙。
亂象3:借區塊鏈之名義「虛擬貨幣」
危害最嚴重的區塊鏈亂象出現在數字貨幣領域,這個沒有幾年經驗基本分辨不出,什麼專業術語,貨幣知識一大堆,看似很高級,其實很多都是文字遊戲。並且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明確指出,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而且法院經審理認為,在虛擬貨幣的合法性尚未明確的情況下,投資交易不受法律保護。
∨
警方提示:區塊鏈不是「取款鏈」,只是一項技術,本身並不創造價值,投資者應保持清晰頭腦,切勿盲目跟風。
點讚、在看、轉發,都可以幫助他人遠離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