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
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白雲觀,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
現在的廟會還有許多不同於舊廟會的地方。
吃:豆汁等京味兒小吃依然保留,同時增加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各地小吃;
人:以前是老人帶著孩子來逛廟會,現在逛廟會成了年輕人遊玩的時尚;
演出:以前表演的都是北京花會,主要是高蹺、戲曲演出等,現在全國各地的演出單位齊聚北京廟會,表演節目豐富多彩;
目的:北京的春節廟會已經不僅僅是禮佛拜神之地,在節日裡,人們會以廟會為中心,朋友相聚、全家同遊、同事相隨,增進感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
你以為全國人民都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別太天真!在湖北一些地區,年夜飯何時開始?這要看你貴姓了。
在湖北農村很多地方,因姓氏不同,吃年飯的時間就各異,這一習俗大家可能怎麼也想不到——
姓王的,在早晨五點多鐘就開始合家團圓了;
姓高的,則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才開宴;
那么姓餘的呢?年飯時間定在天快黑的六點鐘;
姓楊的,則只能在晚上十二點以後……
據說是因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原來楚國基本上到了人煙稀少的地步,方圓幾裡也沒人,秦始皇就命人移民到楚國去,這些人到的時間有先後,當地人為了紀念喬遷就把年夜飯定在了到達新居的時間。
雲南過年吃的是一種類似於年糕的餌塊。
雲南人過年,不能沒有餌塊,春節做餌塊、吃餌塊及互送餌塊是古老的民間習俗。
海口人,正月初一早上吃「齋飯」,初一吃「齋」,意思來年不殺生,乾乾淨淨,於是在桌上你只能看到清炒茄子、清蒸南瓜、水煮粉絲.
不過,吃齋也是有講究的:
其中清水炒芹菜,「芹」同「勤」諧音,祈盼全家勤勞致富;
清炒茄子,海南話中茄子蘊含著一年比一年要好的意思;
長粉絲,寓意好日子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