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菁夯雞蛋仔「可愛的廂型車,是在一個濱海的風景區,炎熱的天氣,皮膚曬得黝黑的他,在車廂裡烤著雞蛋仔,看著忙碌的她,我一點也不生疏地在一旁和她聊天,而她也熱情地招呼我,分享她有趣的生活方式。」我之前在澳洲打工度假,大約兩年時間,所以喜歡上這種移動的生活「她爽朗地說。說的具體一點,就是吉普賽人的流浪魂,喜歡新奇有趣的生活,喜歡在旅途上遇見有趣的人,喜歡分享愛和創造。
八零後,本名林小菁,向香港師父學了關於雞蛋仔的手藝之後,五年前開始在臺灣創業。當時的創意廂型車還不普遍,她自學地設計和研發,將麵包車當成移動店面,結合文創與甜點,多在市集和風景區展售。因為外型太過特殊,令人一眼印象深刻,許多客人會主動向她打招呼,漸漸成為朋友。偶爾,也會看見她的寵物狗出現,萌萌地招攬客人。
在澳洲工作經驗,讓她開始關注環境議題,因此她慎選使用的麵粉,支持非轉基因,甚至在小攤車上推廣無塑運動,堅決不提供一次性塑膠帶給客人。客群分為兩種,一種是大人,因此她會普及雞蛋仔和一般雞蛋糕不一樣之處。外型看起來相同,吃起來口感不同,緣起的背景也不同,林小菁喜歡與客人互動,也因為廂型車雞蛋仔沒人做過,所以她才開始這樣的創業內容。
菁夯除了有本名的諧音外,臺灣話也指「受歡迎「的意思,討喜的麵包車,人見人愛,特別受到小朋友歡迎。因此,林小菁漸漸也接幼兒園的下午茶、生日派對活動,現烤熱騰騰、香噴噴的雞蛋仔甜點,教會孩子排隊領取,教會孩子不輕易使用塑膠袋,教會孩子非基改食材的重要性,將教育融入育樂之中,帶給孩子難忘的歡樂回憶。有個糕點還不夠,林小菁攤車前也擺了兩款瓶裝牛奶,是本地產的國農、臺農調味乳,」我特別選擇玻璃瓶而不是塑膠「喝完後的瓶子可以回收,也可以帶回家當花瓶。
這樣的生活大約過了四五年,很充實也很忙碌,小菁說「時常要想一些主題和活動,因為不是傳統的行業,所以時常和主辦方洽談「,對我來說,與其說菁夯雞蛋仔是食品業,我更覺得她是行動藝術家,車子和糕點是舞臺,為平凡的生活創造驚喜的可能。還記得小時候的馬戲團,移動帳篷裡,短暫的時間中,為所有人創造了一場不平凡的美夢,在其中有掌聲、有笑聲,有回憶,有價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