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媽家樓下,只見二舅和表哥抬著外婆帶有餘溫的遺體將她放入二舅的車後座,這是要把外婆帶回老家。遺體放入後座,有點出來,我就輕輕拿起外婆的腳將它彎曲。那帶有餘溫的腳告訴我,她剛走不久,只是差那麼一步,我就送到了,可惜,這樣的機會再也不會有第二次……
妻子開車,我們趕往外婆老家——鳴鶴。往事一幕幕浮現眼前。在我心中,外婆是一個故事大王,小時候沒有現在有那麼豐富的娛樂活動,我唯一的活動就是聽外婆講故事,外婆像一個龐大的故事庫,有著講不完的故事,其中講得最多的一個故事便是《南瓜綠豆沙》,那講故事栩栩如生的畫面我仿佛還在昨天,我想這是最能代表外婆教育理念的故事吧。
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戶屠夫,老來得子,甚是歡喜,便將其子視為掌中寶貝,寵愛有加。一日,鄰居送來香甜美味的南瓜綠豆沙,母親勞動回來,見其物,便將其食之。當時父親並不知母親已將南瓜綠豆沙吃入肚中,便告訴兒子有此事。結果兒子回到家中,看到桌上空空如也,便問其母。當母親告訴兒子已經吃完之後,兒子便勃然大怒,揚言要殺其母,說完便去外頭磨刀。
母親一聽便嚇壞了,將此事告訴父親,兩人一合計,便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將豬血泡拿過來灌滿,又把床上的衣物疊起來,做成了一個假人,而母親則躲在床下。夜晚,兒子提到前來,在月光下,那鋥亮的殺豬刀在月光下發出陣陣寒氣。只見那兒子心一橫,一刀便看下去,母親便再床下一陣尖叫,隨後豬血泡破裂,兒子見已將母親殺害,匆匆扔掉手中的到,便奪門而去。
母親的命保住了,她對兒子失望至極。此後,老兩口賣掉了豬舍、店面便開始走上了乞討之路。
多年之後的一天,他們乞討到了一戶大戶人家門前,希望給他們一碗飯吃,敲完門之後,開門的竟然是自己的兒子,兒子見二老,當場跪下,淚如雨下。原來兒子那天將母親「殺害」之後,便浪跡天涯,在此過程中,他到了一戶大戶人家打工,戶主看他勤勤懇懇,相當可靠,便將女兒許配給了他,多年後嶽父去世,他便繼承了家中遺產。兒子說到這裡告訴父母悔不當初,並表示以後會善待兩位老人,直到百年。
故事講完了,多年以後我才發現這個故事的原型是來自寧海民間故事集《壓桑枝》,告訴我們孩子的規矩要從小立,教育要從小抓。外婆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讓為人父的我從小就對孩子嚴格要求,也許在很多人的眼中我是好父親、好家中,卻不知在這背後,是外婆早就給我埋下了這顆教育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