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日上午8時57分、58分
一對雙胞胎男寶寶的啼哭
城區首對雙胞胎「雙節」寶寶
誕生了...
「國慶節」遇上「中秋節」,不僅難得而且更顯喜慶。能在舉國歡慶雙節之際生一個「雙節寶寶」,是不少家庭的期待。10月1日當天,宜昌城區各大醫院產房響起陣陣清脆的啼哭聲。其中,上午8時57分、58分在宜昌市婦幼保健院誕生的一對雙胞胎男寶寶,幸運成為城區首個雙胞胎「雙節」寶寶。
城區首對雙胞胎「雙節」寶寶譚錦堂、譚錦正
當天上午11時許,在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住院部6樓產科病房內,看著甜甜睡著的雙胞胎男寶,譚衝、楊佐夫婦,6 歲的大女兒譚楚妍及爺爺奶奶,一家人都激動不已。
「生二胎主要是想給女兒找個伴,不孤單,沒想到一下來了兩個,今後就更熱鬧了。」37歲的父親譚衝笑著說,本來妻子的預產期是10月底,但懷孕36周多的妻子有些不適就到了醫院,經檢查發現已經符合生產標準,因為妻子有些不太適應,加上頭胎是剖宮產,乾脆就選擇國慶節加中秋節這個難得的好日子出生。
譚衝先生一家其樂融融
記者了解到,大寶比二寶出生早了一分鐘,出生時重5斤6兩,比二寶重了2兩。
看著可愛的雙胞胎兒子,譚先生感觸很多:「為了生二胎,妻子受了很多苦,真的要好好感謝妻子。同時要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市婦幼保健院,感謝產科醫師和護士長。」
譚先生解釋,疫情發生後不久,妻子才發現懷孕了,但還不知道是雙胞胎。如果不是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疫情防控有力,可能還被擱在巴東老家。譚先生表示,這次生產很幸運,恰好市婦幼新院區開診,環境 、條件各方面都好了許多,而且醫護人員都很專業負責,服務也很人性化。「本來病房有2張病床,要安排2個產婦,但考慮到我們生的雙胞胎,護士長就未安排別的產婦,讓我們好好休養。」
給雙胞胎兒子取名字,期間也發生了不少趣事。「有同事說叫『國慶中秋』,還有的說叫『歡歡喜喜』,女兒建議叫『紅紅火火』」,譚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家庭家風嚴謹,堂屋都是掛的孔子畫像,經仔細考慮,決定叫「堂堂正正 」,因為在雙節出生,錦繡中華,大寶就叫譚錦堂,二寶叫譚錦正。希望兩人能更好的傳承守正、堅韌、勤奮的家風, 長大後能為祖國作一份貢獻。
從10月1日0點-17點,記者從宜昌市中心醫院、市一醫院、市二醫院、市婦幼保健院、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院、國藥葛洲壩中心醫院共六家大醫院產科了解到,當日共出生40個「雙節」寶寶,其中男寶寶22個,女寶寶18個。二胎寶寶16個,約佔總數的40%。
-END-
湖北所有A級旅遊景區
對全國遊客免門票開放!
還不知道怎麼預約?
看這裡
↓↓↓
識別二維碼
關注三峽晚報微信
進入三峽晚報微信公眾號
點擊右下角「生活服務」菜單
再點擊「景區預約」
即可進行預約
↓↓
來源/三峽晚報全媒記者時剛 高源 通訊員邵國媛 姚瑤 李潔 周瑞
本期主編/周泉 編輯/向家鳳 校對/代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