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最醒目的一件作品,是高 31 米的弗拉明戈冰塔——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冰殼式冰塔。這個體積龐大的冰雪結構,由一個圓錐狀的塔身和六個懸挑的拱頂入口組成,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塔樓的形態及弗拉明戈舞裙的動感。
參與這座冰塔的設計及建造的,是一支由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建築環境學院、比利時魯汶大學建築學院、埃因霍芬 Summa College 機電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和土木工程學院的師生組成的隊伍。與冰雪節中常見的砌體冰結構的建造方法不同,他們主要使用了複合冰材料、充氣膜技術以及噴射冰霧的建造方法。
前往現場建造前,他們需要預製塔與穹頂的膜結構。利用充氣機不斷地為膜結構充氣,可使其立於現場,而整個膜結構相當於一個巨型的模具。通過將製作好的複合冰用噴射的形式覆蓋在這個模具上,可以形成厚達 25 釐米的冰雪層。最後停止充氣、移除膜層,冰塔的建造就完成了。
複合冰材料,是這座冰塔得以牢固佇立的關鍵元素。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冰結構建造營 Structural Ice,從 2003 年開始研究複合冰材料的製造。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混合天然纖維(比如木纖維)和普通冰塊製成的複合材料,其強度比普通冰高出 3 倍。
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利用複合冰材料,並結合充氣膜技術和噴冰霧建造法,在 2015 年年初建成了冰雪聖家堂。在這個仿造高迪設計的巴塞隆納聖家堂建造的冰雪結構中,其中一個穹頂的高度達到了 30 米,創下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而在建造弗拉明戈冰塔前,Structural Ice 的成員曾在 2016 年,與哈工大的教授與學會以及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學生,在哈工大建造過兩座 5 米高的冰塔。建造方法與弗拉明戈冰塔幾乎一致,通過不斷計算和實驗冰殼體可實現的跨度和高度,這個團隊逐漸摸索出了打造巨型冰塔的方法。
Structural Ice 團隊還將繼續與哈工大的合作,為 2020 年在中國舉辦的冬奧會製作更多的冰雪結構。他們認為這種以冰雪和天然纖維混合成的建築材料,可以用於北極圈、西伯利亞等寒冷地區的建造活動,甚至可以用於未來建築,比如在火星上建造家園。
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徐雪晴
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文章已註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有版權疑問,請聯繫本微信後臺,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