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梳理歌舞伎町歷史時說到過,歌舞伎町原本的風俗業脫胎於江戶時代下町文化中的花街、歌舞伎等衍生出的夜陪文化,自然也是日本女子佔主導地位。
但到了泡沫經濟時代,日本經濟的騰飛讓揮金如土的東京成了淘金聖地。臺灣、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的女性大舉入侵歌舞伎町。
來自臺灣的女性佔去很大比重。據日本報紙報導,在日本經濟騰飛階段,有近一萬名臺灣女子在此獻出了青春。
到了90年代,則開始有大批來自中國大陸的女性通過偷渡潛入日本,在歌舞伎町展開賣春的事業。大陸勢力的湧入,使歌舞伎町的酒吧與按摩店最終形成了韓國店與中國店平分天下的格局。到臨近21世紀時,則以中國店居多。
外來勢力也給歌舞伎町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據李小牧描述,之前90%日本人經營的酒吧「賣藝不賣身」,而發展中國家在泡沫經濟初期湧入後,行規被破壞了,服務越來越「簡單直接」。原本寂寞的男客人只要有女性陪聊天就能感到滿足,從此非要帶去情人旅館雲雨一番才算成功。
「出場店」的玩法亦由中國人首倡。要將店內女子帶離酒吧,需要交給老闆3萬日元。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泡沫經濟破裂,卻並沒有給歌舞伎町的繁榮帶來太大的影響——經濟下挫後,醉生夢死反而成了大剛需。只不過歌舞伎町的消費水平連同從業人員素質隨著經濟下挫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到了90年代後期,逐漸開始有黑人勢力進入歌舞伎町。他們強悍的體格幾乎可以無視原本歌舞伎町已經形成的黑幫秩序,同時帶來了歐美的「無上裝」酒吧文化。即酒吧內的人都不穿上衣,輔以各種表演類型,風靡一時,也站穩了腳跟。
而中國人在此地瓜分的產業蛋糕也越來越大。隨著日本政府對賭博、詐騙等行業的嚴加控制,原本從事這些行業掘金的外來中國人紛紛把資本湧入了色情業,原本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平分秋色的酒店業,如今中國人佔領決定性優勢。按摩店亦然。
歌舞伎町的風俗業這種地下產業離不開黑社會的保駕護航。華人在歌舞伎町風俗業的歷史,既是隨著自身勢力壯大不斷邁向統治地位的歷史,也是依靠著華人黑社會勢力崛起而繁榮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