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Kyodo News
【共同社6月30日電】日本東京警視廳組織犯罪對策1課30日以涉嫌通過社交網站(SNS)售賣偽造在留卡並讓人將現金匯入帳戶、違反《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為由,再次逮捕了家住東京都足立區大谷田的中國籍無業人員劉平(33歲)。據悉她否認稱雖然帳戶匯款屬實,但並不知道這是購買偽造在留卡的錢款。
警方稱,劉平的帳戶2015年11月至今年2月收到據分析為客戶的中國人等約185人總計5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匯款。在對客戶相關地點的搜查中,除了在留卡外還查抄了許多偽造駕照、學生證及國民健康保險證。
帳戶內錢款兌換為人民幣後通過電子結算匯至海外。警方認為以中國為據點的偽造團夥參與其中。由於和客戶溝通時使用的SNS帳號頭像為招財貓的圖片,辦案人員將其稱為「招財貓團夥」。
再次逮捕的理由是其涉嫌合謀於2019年5月讓希望購買偽造在留卡的中國籍20多歲女性向帳戶匯款1萬日元,並通過從中國發出的國際快遞寄送1張偽造在留卡。
日本警視廳從劉某銀行帳戶的入款記錄來判斷嫌疑人的犯罪事實,目前正在就實際情況進行調查。
近年來,華人女性在日本涉嫌犯罪的案子正在不斷的攀升, 前段時間還有一名女子因為在疫情期間找不到工作而去應聘日本網上欺詐老年人的工作,而被日本警視廳逮捕,目前該案件也在調查中。
此外,今年6月25日,東京都板橋區大山東町一名中國籍女性(36歲)在接受網購商品時,因在收訖印欄中填寫了假名而被問罪,25日,判決結果,宣判無罪,法官認為:「在郵件上填寫假名,不能說是偽造了他人的籤名。」。
據介紹,該女子於2018年11月,以虛構的日本名字購買手錶,而被京都府警逮捕。府警當時解釋說,該女子涉嫌參與搜查中的郵購欺詐網站案件。
在法院公審中,該女子表示並不是冒充他人,而是自己的其他名字,主張「從個人隱私和安全方面來看,不想在網絡上使用本名」。日本檢方指出,他有偽裝的嫌疑。
而法官指出:「籤名和蓋章是為了證明訂購者將行李送到指定的人身上,並不一定要使用本名。」銷售人員和派送員已經向實際訂購的本人發送了商品,已認定不屬於偽造私人印章。
在判決下達後,辯護律師律師表示:「這原本就不是應該被起訴的事件,判決結果無罪是理所當然的。」
在這些案件中,有些可能是生活所迫,有些也可能是警方誤判,但大多數確實是有意而為之,在這裡我們也呼籲大家在海外除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之外,更應該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既然雙腳已踏出國門,那麼積極融合於當地社會,從自身做起,應為提升華僑華人形象、聲譽和地位而積極努力。歡迎轉發東大時事(TNT)平臺文章;如有開設白名單、投稿、合作或其他需求,請於公眾號留言,附件請發送至TodaiNT@qq.com